束之高閣造句及意思
1、父親把原來的舊書都束之高閣。
2、有效的土壤管理方法常被束之高閣。
3、書買回來后,就是要看,而不是把它們便束之高閣。
4、如果學(xué)了一點理論知識,只是空談一陣,束之高閣,不去實踐,這樣的理論再好也是沒有用的。
5、如果有了正確的理論,只是把它空談一陣,束之高閣,并不實行,那末,這種理論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
6、希望這一次他們不會把我的計劃束之高閣。
7、再好的理論,如束之高閣,不運用于實踐,也是沒有用處的。
8、一個早已"束之高閣"的計劃不日將付諸實施。
9、這本書他看不懂,隨便翻了一下就束之高閣了。
10、他精心寫的建議書被束之高閣,領(lǐng)導(dǎo)根本沒加以研究。
束之高閣[shù zhī gāo gé]
【解釋】:高閣:儲藏器物的高架。捆起來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
【出自】:《晉書·庾翼傳》:“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后議其任耳。”
典 故
庚翼是東晉人,他從小就有過人的才智和遠(yuǎn)大的志向,作戰(zhàn)中屢立奇功,被封為都亭侯,官至征西將軍。與他同時代的殷浩也很有才能,而且長于高談闊論,20歲的時候,就出了名,后來做了揚州的刺史,不久又調(diào)任建武將軍,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的軍事,但是在討伐放昌和洛陽敵人的戰(zhàn)役中,卻屢打敗仗,被革了職。后來有人向庚翼建議,讓殷浩重新出來做官,庚翼對此不以為然,他認(rèn)為殷浩是一個徒有虛名的清談家,只會高談闊論,而沒有真才實干,于是帶著鄙夷的神情說:“他像無用之物一樣,只好把他捆起來放到高樓上去,等到天下太平后,再來考慮任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