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瀉千里的意思及造句
。1)這幅畫展現(xiàn)出滔滔黃河一瀉千里、驚濤拍岸的壯觀場面。
。2)李白的詩歌,雄渾奔放,大有一瀉千里之勢。
。3)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將大地裝點為另一番動人模樣。
。4)一瀉千里的月光打在我們的臉上,讓我們想起了我們美麗的童年。
(5)童年時光一瀉千里,再也回不來了,我們只能慢慢的適應(yīng)這個社會了。
。6)人民日報的社論,行文暢達(dá),讀來有一瀉千里之感。
。7)水大時,濁浪滔滔,一瀉千里;水小時,舟楫難行,南北阻隔。
。8)只要談起這個話題他的話就像一瀉千里一樣說個沒完。
(9)瀑布緊貼著懸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
。10)看著這一瀉千里的洪水,所有的居民頓時就不知所措了。
一瀉千里[yī xiè qiān lǐ]
【解釋】:瀉: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遠(yuǎn)。也比喻文筆或樂曲氣勢奔放。也形容價格猛跌不止。
【出自】:唐·李白《贈從弟宣州長史昭》詩:“長川豁中流,千里瀉吳會。”宋·陳亮《與辛幼安殿撰書》:“大江大河,一瀉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