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
 
 網站首頁 | 經典美文 | 精短美文 | 山水美文 | 生活隨筆 | 現(xiàn)代詩歌 | 短篇小說 | 哲理小故事
 欄目類別:哲理小故事 >> 關于方式的哲理小故事

換一種方式試試

更新時間:2015/12/28 0:18:00  瀏覽量:2249

  “換一種方式試試”,這是人們在生活中經常會做的一種選擇。

  美國有一個孩子,讀書成績很差,同學們看不起他,鄰居們都認為他將來肯定一事無成。他也發(fā)憤努力過,可是毫無起色。但孩子的父親卻不責怪他,并嘗試換一種方式來教育他。

  有一天,父親帶他外出,途經一個小站時,父親下車買東西,時間長了,汽車開走了。他很害怕。但到終點站一看,父親卻在不遠處微笑著等著他。他急切地問父親,怎么會先到終點的。父親說,是騎馬來的。接著,父親意味深長地對他說:“到達目的地的方式不止一種。換一種方式,結果可能會更好。”

  后來,這個孩子迷上了魔術,并表現(xiàn)出很高的天賦,在父親的支持下,他刻苦訓練,最終成為一位舉世聞名的魔術師。他就是大衛(wèi)·科波菲爾。

  然而,“換一種方式試試”常常是說著容易,做起來難。因為我們往往會被某種社會習慣和思維定勢所束縛。比如,“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于是,孩子從小就應當上好的幼兒園,念重點小學……今后才能考上名牌大學,有個好前途?墒,“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是每個孩子學習成績都是優(yōu)秀的。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平平,甚至很差,但他在體育、文藝等方面有過人之處。所以,關鍵是教師和家長要真正了解孩子,然后要有勇氣,沖破各種思想束縛,換一種適合孩子的方式去教育他。

  大衛(wèi)·科波菲爾的父親這樣做了,他造就了一位世界著名魔術師。

  換一種方式試試,不僅要有勇氣,而且還要有一個開放活泛的腦子,掌握大量有用的信息和知識。

  前不久,讀到蔣子龍先生的一篇文章:在黔西南有一大片窮山坡,全是光禿的石頭。多少年來,由于泥土少,當?shù)剞r民在一個石窩窩里只能種一株苞谷。春天里看似種了一大片,但到秋天,至多收下一背簍,溫飽都不夠。在我國,這種石漠化地區(qū)有451個縣市,涉及2.2億人口。

  但冷洞村的農民,卻不認命。他們尋思,這里的石窩窩種苞谷不行,那么種其他植物是否能行呢?他們決定換一種方式試試。經過反復學習、求教和實踐,他們開始種植“金銀花”。金銀花抗旱性強,三年后成株,每株壽命30年以上,一株大約能蔓延20平方米,種了14萬株,差不多綠了一大半山坡。更重要的是,金銀花渾身是寶,花蕾可制茶,干花、莖與葉可入藥。全村年產120多萬斤。有些種植大戶年收入達6萬多元。這在村里可是破天荒的第一回啊!

  冷洞村的變化,帶動了整個黔西南,各村都“換一種方式試試”,高海拔的地方,種草養(yǎng)畜;低海拔的村落,種植花椒。巖石白天吸收熱量,晚上散發(fā)出來,有利花椒生長。這個原本“不具備人類生存條件”的地方,人均收入已經達到4000元,而且以生物手段治理石漠化已達95%。

  大衛(wèi)·科波菲爾說得好:“成功好比是遠方的一個車站,為了到達目的地,大家都在趕車,沒有上車的人,不得不等下一班車。殊不知,換一種方式,也許能更快地到達目的地!

  成才如此,脫貧如此,其他事情呢,也可以如此!

 上一篇:小中見大
 下一篇:就是晾衣繩
 與方式有關的心靈雞湯文章
     熱點推薦
    CopyRight @ 2007-2015   哲理故事大全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