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美術(shù)館外豎立著一尊七英尺高的玻璃雕塑,這么一尊雕塑不是供人欣賞的,而是供人糟蹋的,因為它旁邊寫著:“請把口香糖粘到我臉上!
從雕塑前路過的人被這行字吸引,有人口里正好嚼著口香糖,便把它吐出來,粘到雕塑高挺的鼻尖上。還有人覺得好玩,特意跑到超市買來口香糖,嚼一嚼,粘到雕塑的耳朵上。雕塑上的口香糖越粘越多,這件事也傳到更多人的耳朵里。人們都覺得很好奇,于是一有空就跑到美術(shù)館外,使勁往雕塑上粘各種各樣的口香糖。
口香糖粘到雕塑上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很快,人們就看到了雕塑的變化。雕塑上粘滿了口香糖,已經(jīng)看不出雕塑本來的顏色,而那些口香糖吸灰能力超強,一天天快速變黑,沒過多久,雕塑就變得又黑又臟。太陽火辣辣地照在雕塑身上,那些口香糖遇到高溫開始變軟,一點一點往下滴著。在太陽的長期暴曬下,口香糖發(fā)出一陣陣惡臭,路過的行人總要捂起鼻子,匆匆從它面前跑過。
它還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人們依然好奇,很多人特意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專門到美術(shù)館來,只為觀察雕塑的變化。雕塑沒有讓人們失望,很快,人們就看到了驚心動魄的一幕:無數(shù)的蒼蠅和蜜蜂圍繞在雕塑身邊,時而停在口香糖上,時而嗡嗡地飛,很遠就能看到它們忙碌的身影,聽到它們愉快的歌唱。
人們徹底驚呆了,想不到口香糖居然有如此大的魔力,大家不敢靠近它,卻津津樂道地議論著它。后來,媒體也注意到了這件事,開始大肆報道。于是,雕塑背后的故事慢慢地浮出了水面。
原來,這尊雕塑是加拿大藝術(shù)家柯普蘭的杰作,雕塑的臉就是他的真實面貌。他之所以弄這么一尊雕塑并呼吁人們往它臉上粘口香糖,就是希望通過這件事讓人們看清口香糖強大的破壞力,提醒人們不要亂扔口香糖。把它放在美術(shù)館外,則是希望人們在看熱鬧的同時到美術(shù)館里走一走,多感受一下藝術(sh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