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
  

 答案網(wǎng)首頁 | 知識點首頁 | 語文知識點 | 數(shù)學知識點 | 英語知識點 | 歷史知識點 | 政治知識點 | 物理知識點 | 化學知識點 | 生物知識點 | 地理知識點 | 知識點梳理
 欄目類別:知識點 >> 高中 >> 歷史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更新時間:2016/7/26 13:12:00  手機版

  民族融合概述:

  1、含義:指民族間的自然融匯合一,民族差別和民族界限逐步消失的過程 。

  2、高潮時期:春秋戰(zhàn)國、三國兩晉南北朝、五代遼宋夏金元。

  3、出現(xiàn)原因:

 、俑驹颍涸诠餐畹牡赜騼(nèi),民族之間密切交往,相互影響;

 、诰唧w原因:先進文化的吸引力;戰(zhàn)爭因素的影響;統(tǒng)治政策的強制推進等。

  民族大融合的出現(xiàn):

  1、北方民族大融合

  方式:民族遷移和通婚雜居、聯(lián)合斗爭、友好交往、政治改革等

  實質(zhì):促進少數(shù)民族的封建化

  意義:為隋唐時期的繁榮創(chuàng)造了條件

  2、南方民族大融合:

 、僦T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關(guān)系

 、趨菄鞣、招降和籠絡(luò)越族

 、鄞笈性说哪线w

  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俦蔽赫䴔(quán)面臨嚴重問題;

 、诿褡宕笕诤馅厔莸某霈F(xiàn)。

  2、內(nèi)容:

 、僬D吏治;

  ②頒布均田令;

 、圻w都洛陽;

 、軐W習漢族文化:改官制、說漢話、用漢姓穿漢服、與漢族通婚。

  3、評價:

 、傩⑽牡凼怯凶鳛榈恼渭、改革家;

 、诖龠M北方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恢復(fù)與發(fā)展;促進少數(shù)民族的封建化;促進民族大融合總之,有利于中華民族的重新統(tǒng)一。

  4、成功原因:

  ①順應(yīng)了歷史趨勢;

 、跊Q心堅定;

 、鄞胧┑卯敗

  5、認識:

 、俑母飸(yīng)該順應(yīng)歷史潮流;

 、谝靶U的征服者總是被它所征服地區(qū)的先進文化所征服。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拓跋宏(467—499),后改漢姓,又名元宏。他是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的長子,皇興三年(469),立為皇太子;逝d五年(471),拓跋弘自稱太上皇,拓跋宏5歲即受父禪登基(471~499年在位),改年號為延興。承明元年(476),太皇太后(北魏文成帝的皇后)馮氏臨朝當政,曾頒布班祿制、均田制等。太和十四年(490),馮太皇太后死,拓跋宏親政。他繼續(xù)整頓吏治,推行改革。在此后的幾年中,他遷都洛陽,開始全面改革鮮卑舊俗,加速吸收漢族先進文化。魏孝文帝改拓跋氏為元氏,其他鮮卑諸姓也都改為漢姓;鼓勵鮮卑人與漢人通婚,還“分定姓族”,評定士族門第,加強鮮卑貴族和漢族士族地主的聯(lián)合統(tǒng)治;又參照南朝典章制度,制訂官制朝儀。以太子元恂為首的鮮卑族守舊貴族抗拒改革,遭到嚴厲制裁。太和二十三年(499),南齊攻打北魏,拓跋宏(元宏)率軍打敗齊軍,返都途中病死,年僅33歲。拓跋宏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死后,謚孝文帝,廟號高祖,葬于長陵(今河南臨汝境內(nèi))。年號有:延興、承明、太和。

 初中歷史知識點推薦
 高中歷史知識點推薦
CopyRight @ 2018   知識點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