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
  

 答案網(wǎng)首頁 | 知識點首頁 | 語文知識點 | 數(shù)學知識點 | 英語知識點 | 歷史知識點 | 政治知識點 | 物理知識點 | 化學知識點 | 生物知識點 | 地理知識點 | 知識點梳理
 欄目類別:知識點 >> 高中 >> 歷史

孔子開創(chuàng)儒家思想

更新時間:2016/7/27 16:19:00  手機版

  儒家思想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

  春秋時期是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轉變的時期。這一時期,經(jīng)濟上井田制崩潰,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諸侯士大夫崛起;階級關系上出現(xiàn)新的變化,傳統(tǒng)的禮法秩序受到猛烈沖擊。“臣弒君、子殺父、少凌長、庶廢嫡”等違背周禮的行為司空見慣,人際關系緊張。孔子決心通過恢復周禮,承擔繼承文化和改善人際關系的社會道義,從而創(chuàng)立了以仁和禮為核心的儒家思想。

  孔子的思想:

 。1)“禮”:即周禮,要求人們能夠以禮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把禮作為立國立身的基礎。主張“克已復禮”,匡正社會秩序。主張恢復周朝的等級名分制度,實質上是力圖維護奴隸制度。體現(xiàn)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

 。2)核心:仁。是處理人際關系的最高準則。“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是孔子給“仁”下的兩個最重要的定義。主張以愛人之心和諧社會人際關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對人的重視,具有進步意義。

 。3)中庸:把倫理范疇的“仁”和政治范疇的“禮”結合在一起,主張?zhí)幚砣魏问虑槎疾黄灰,恰到好處,將各種思想、原則加以調和,使之互相補充,互相限制。

  “禮”的思想:

  “禮”在孔子思想中占有較為重要的地位。“禮”,即周禮,他要求人們能夠以禮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鬃犹岢觥胺嵌Y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要求“克己復禮”,加強個人修養(yǎng),使自己的言行舉止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會規(guī)范。

  “仁”的思想:

  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仁”!叭省本褪恰皭廴恕保磹蹌e人,愛眾人,尤其要愛惜民力。孔子認為統(tǒng)治者應當體察民情,他反對施行苛政和任意刑殺?鬃诱J為,要實現(xiàn)“德治”(禮治),必須提倡“仁”學,即通過各人內心修養(yǎng),形成“仁”這個無美不備的德性!叭省笔强鬃觽惱硭枷氲暮诵摹!叭收邜廴恕、“克己復禮為仁”是他給“仁”所下的兩個最主要的定義。

  孔子要求統(tǒng)治者“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鬃又鲝垺皭廴恕,目的是為了緩和尖銳的階級矛盾。當然,這實際上是做不到的。不過,在等級森嚴的社會關系中,孔子能提出“愛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對人的重視,是有進步意義的。

  政治上提倡嚴格的等級制度,認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要實副其“名”,在維護貴族統(tǒng)治的基礎上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的論點。

  “仁”與“禮”的關系:

  孔子提倡“仁”的終極目的還在于“克己復禮”。他要求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周禮的規(guī)范,這就算有了仁德。做到這一步,統(tǒng)治階級的內部矛盾就可以得到緩和,人民也因受到恩惠而消除其反抗斗爭。其目的在于維持奴隸主貴族的統(tǒng)治于不墜。他把倫理范疇的“仁”和政治范疇的“禮”密切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體,這就是“中庸”。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在孔子眼中,“中庸”是一種最高的德性。后來,北宋的程頤加以解釋:“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边@一闡釋是切中肯綮的。

  “中庸”是強調“過猶不及”和“恰如其分”的思想論。要求在認識事物時,通過研究這個事物在可能的發(fā)展趨勢中,就其不及和過頭兩個極端之間找出適中合宜的地方,如夫子所說:“叩其兩端而竭焉”。這個“適中合宜的地方”不一定是兩極端之中點,一旦把它機械地固定在中點處,就犯了“折中主義”的錯誤。

  在處理問題時,“中庸”要求不要偏袒于某一種傾向,或與某一種人完全一致,而認為應該調和不同的傾向,在各種不同的人之間進行適當?shù)恼{和。也即所謂“和而不同”。

  孔子中庸思想所具有的靈活性,完全服從他所要達到的道義原則。他說:“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边@就是說,君子對任何的事或人,好惡取舍,都沒有固定的成見與辦法,“無可無不可”,但必須服從道義的標準。而他所謂的道義原則,系指禮而言,即周朝奴隸社會的統(tǒng)治秩序與規(guī)章制度。可見,孔子中庸思想所具有的靈活性,其目的是維護不變的道的,這種思想帶有形而上學的特點。北宋程顥說:“中則不偏,常則不易,惟中不足以盡之,故曰中庸。”這句話正說明了中庸思想所含的“不易”這一形而上學特點的重要性。但孔子中庸思想的著重點仍在于強調其方法上適度與平和的性質,及運用這種方法時所必須具有的靈活性。

 初中歷史知識點推薦
 高中歷史知識點推薦
CopyRight @ 2018   知識點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