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安邦的歷史經(jīng)驗寶庫:
有些東西過時了,有些東西永遠不會過時。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得人心者得天下”等等。
中國的史學(xué)和世界的史學(xué),都把歷史學(xué)的借鑒功能作為撰史的重要目的。如司馬遷撰寫《史記》的目的之一,就是“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然后以為今人、后人的鑒戒!顿Y治通鑒》的編寫更是突出的例子。司馬光在《進資治通鑒表》中明確地說他編寫此書的目的就在于獲取史鑒,即將冗長的中國歷史“舉撮機要,專取關(guān)國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以使帝王于日理萬機之暇,取而披覽,以“監(jiān)(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嘉善矜惡,取是舍非!痹瓡麨椤锻ㄖ尽,宋神宗取閱部分后,認為其書能夠“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遂賜名《資治通鑒》。略舉一二,便可知治國安邦的經(jīng)驗在歷史學(xué)中反映得最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