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條秦淮河,揚州人就把舊城與新城之間的一條河稱作“小秦淮”
是揚州古城唯一存留的內(nèi)城河,北連北城河,南經(jīng)龍頭關(guān),流入古運河,全長約2公里。 它是明清兩代古城興衰的見證。小秦淮河及兩岸街區(qū)曾是清代最繁華的地段。
“小秦淮”之名始于康熙年間。和明人林章的名句“不知建業(yè)秦淮水,送到揚州第幾橋”有關(guān).橫跨小秦淮河上的磚石結(jié)構(gòu)的單孔橋梁有十余座之多,過去常有游船穿橋而過直達(dá)瘦西湖。
沿河住戶均枕河而居,大多單門獨院,粉墻黛瓦,馬頭山墻,灰白墻腳線,偶有新建樓房則飛檐翹角,格扇花窗,古色古香的建筑和小秦淮河相映成趣。2公里長的河道均是石欄圍岸,河邊桃柳相間,三步一株,枝條交錯,夾以萋萋芳草,游人沿河行走如在畫中。過大東門橋就沿小秦淮河向南行。小河很窄很深,兩岸花木簇?fù),曲曲彎彎向南流淌。但見岸柳如煙,桃花映水?/p>
東北角的一塊空地上有小亭一座,四角飛檐高高翹起,一株小葉黃芽老樹盤根錯節(jié),枝繁葉茂,亭亭如蓋,亭畔有白石假山壹座,數(shù)竿修竹迎風(fēng)搖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