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
  

 答案網(wǎng)首頁 | 知識點首頁 | 語文知識點 | 數(shù)學知識點 | 英語知識點 | 歷史知識點 | 政治知識點 | 物理知識點 | 化學知識點 | 生物知識點 | 地理知識點 | 知識點梳理
 欄目類別:知識點 >> 高中 >> 歷史

佛教的阿旃陀石窟

更新時間:2016/7/28 17:16:00  手機版

  阿旃陀石窟

  古印度佛教藝術(shù)遺址。位于馬哈拉斯特拉邦境內(nèi),背負文底耶山,面臨果瓦拉河。始鑿于公元前2世紀,直延續(xù)到7世紀中葉,F(xiàn)存30窟(包括一未完成窟)。從東到西長550米,全部開鑿在離地面10~30米不等的崖面上。除5窟(即第9、10、19、26、29窟)為供信徒禮拜的支提窟外,余皆為僧房。中國高僧玄奘曾在7世紀初朝圣阿旃陀。隨著佛教的衰落,這里門庭冷落,逐漸被人忘卻,成為狐兔窟穴。直到19世紀初才被重新發(fā)現(xiàn),引起世人矚目。

  阿旃陀石窟的雕刻從題材上分佛教造像、裝飾紋樣。其中佛教造像可分早中晚3期,由于風華嚴重,早期雕像以很難辨識,中期雕刻手法趨于成熟,壁畫是阿旃陀石窟中最為人們矚目的藝術(shù),被認為是印度古代壁畫的重要代表。阿旃陀石窟的雕刻和壁畫藝術(shù),對以后印度的美術(shù)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巨大作業(yè),而且隨著佛教的傳播對其他國家的美術(shù)也有很大影響

 上一篇:圣城耶路撒冷
 初中歷史知識點推薦
 高中歷史知識點推薦
CopyRight @ 2018   知識點 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