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
埃及,全稱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地跨亞、非兩洲,大部分位于非洲東北部,只有蘇伊土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位于亞洲西南角,北瀕地中海,南接蘇丹,東臨紅海并與巴勒斯坦接壤,東南與約旦、沙特阿拉伯相望。海岸線長2700多千米。
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
尼羅河沿岸風(fēng)光:
埃及主要地理信息:
1.埃及的疆土略呈不規(guī)則的四方形。東西寬1240千米,南北長1024千米,地形平緩,無甚大山,沙漠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96%。紅海沿岸和西奈半島有丘陵山地,地中海沿岸為狹小平原。
2.埃及氣候較為單一。除地中海沿岸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較為溫暖濕潤的地中海氣候外,其余地方為典型的熱帶沙漠氣候,終年氣候干熱。
3.尼羅河是埃及人的母親河。發(fā)源于赤道以南,全長6740公里,是非洲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一長河,流域面積為280萬平方公里,相當于非洲大陸面積的1/10,尼羅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濫。8月份河水上漲最高時,淹沒了河岸兩旁的大片田野,之后人們紛紛遷往高處暫住。十月以后,洪水消退,帶來了尼羅河豐沛的土壤,為當?shù)厝藗兲峁┝朔饰值耐寥馈?/p>
4.埃及的主要農(nóng)作物有棉花、小麥、水稻、玉米、甘蔗、水果、蔬菜等。
5.埃及文化燦爛、歷史悠久,名勝古跡宏偉豐富,具有發(fā)展旅游業(yè)的極為優(yōu)越的條件。埃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收入是埃及外匯的主要來源之一。主要經(jīng)典包括埃及國家博物館,金字塔群等。
“偉大的航道”——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是亞洲與非洲間的分界線,同時也是亞非與歐洲間最直接的水上通道。運河西面是尼羅河低洼三角洲,東面較高,是高低不平且干旱的西奈半島。
100多年前,馬克思就把蘇伊士運河稱之為“東方偉大的航道”。蘇伊士運河建成后,大大縮短了從亞洲各港口到歐洲去的航程,大致可縮短8000~10000千米以上。它溝通了紅海與地中海,使大西洋經(jīng)地中海和蘇伊士運河與印度洋和太平洋連接起來,是一條具有重要經(jīng)濟意義和戰(zhàn)略意義的國際航運水道。
1980年12月蘇伊士運河完成第一期擴建工程后,運河全長195千米、寬365米、深16.16米、復(fù)線68千米,可以通航空載15萬噸、滿載37萬噸的油輪,是世界上溝通海洋的重要運河之一。
蘇伊士運河,在埃及本國經(jīng)濟發(fā)展上具有極大的價值。據(jù)統(tǒng)計,每年約有1.8萬艘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船只通過運河。中東地區(qū)出口到西歐的石油,70%經(jīng)由蘇伊士運河運送,每年經(jīng)蘇伊士運河運輸?shù)呢浳镎际澜绾_\貿(mào)易的14%,在世界上適于海運的人工運河中,其使用國家之眾,過往船只之多,貨運量之大,蘇伊士運河名列前茅。
蘇伊士運河是埃及經(jīng)濟的“生命線”和“搖錢樹”。過往船只通行費,多年來一直與僑匯、旅游、石油一道成為埃及外匯收入的四大支柱。當前運河每天為埃及政府收進200萬美元的外匯。船過運河按噸位繳納通行費,還要交付引水費和航標等費用。1993年運河收入達19億美元,1994年收入超過2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