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轉(zhuǎn)的特點:
(1)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自西向東。地軸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
。2)周期:地球自轉(zhuǎn)一周(360°)所需的時間。1恒星日為23時56分4秒。1太陽日為24小時。
如下圖是恒星日和太陽日比較。地球在軌道上有三個不同位置:
第一個位置上E1,太陽和某恒在P地同時中天,這是一個恒星日和一個太陽日的共同起點。
在第二個位置上E2,地球完成自轉(zhuǎn)一周,恒星再度在P地中天,一個恒星日終了,但正午尚未到來。
到第三個位置上E3時,太陽第二次在P地中天(SPE3在同一直線上),從而完成一個太陽日;那時恒星早已越過中天。
讀這個圖必須注意,在太陽系范圍內(nèi),太陽是中心天體,它的光線是輻散的;恒星無比遙遠(yuǎn),它的光線可看作平行的,圖中所示三顆星,指的是同一顆恒星。太陽日是日常生活的周期,古人云:日出而作日沒而息。
(3)速度:
線速度:單位時間轉(zhuǎn)過的弧長。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線速度最大(約為1670km/h),向高緯遞減,兩極為零。緯度為α°的某地其線速度約為1670km/h×cosα°
角速度:單位時間轉(zhuǎn)過的角度。地球各地角速度(兩極為零)相等,為15°/小時。
地球公轉(zhuǎn)的方向、軌道、周期:
。1)方向: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地球沿逆時針方向繞太陽運(yùn)轉(zhuǎn)。從南極上空看順時針方向繞太陽運(yùn)轉(zhuǎn)。
。2)軌道:橢圓,太陽位于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3)周期:一個回歸年=365天5小時48分46秒,每年的365天是回歸年的近似值,一年扔掉近6小時,故4年一潤,閏年為366天。(太陽周年運(yùn)動為參照)
1恒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以恒星為參照物)
。4)地球公轉(zhuǎn)速度
公轉(zhuǎn)角速度:繞日公轉(zhuǎn)一周360°,需時一年,大致每日向東推進(jìn)1°。
公轉(zhuǎn)線速度:平均每秒約為30千米。
1月初過近日點,7月初過遠(yuǎn)日點。
地球在軌道上的位置有近日點、遠(yuǎn)日點之分。大約每年1月初過近日點,7月初過遠(yuǎn)日點。日地距離的遠(yuǎn)近對地球四季的變化并不重要,因為一年中日地距離最遠(yuǎn)是1.52億千米,最近是1.47億千米,這個變化引起一年中全球得到太陽熱能的極小值與極大值之間僅相差7%。而由于太陽直射點的變化,南北半球各自所得太陽的熱能,最大可相差到57%?梢姡栔鄙潼c的位置是決定地球四季變化的重要原因。當(dāng)?shù)厍蜻^近日點時,太陽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所獲得的太陽熱能超過北半球,因此,南半球正值夏季,北半球自然是處于冬季了。同樣道理,地球過遠(yuǎn)日點時,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所獲得的太陽熱量超過南半球,所以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處于冬季。此外,地球公轉(zhuǎn)速度也有影響作用,地球過近日點時公轉(zhuǎn)速度很快,過遠(yuǎn)日點時公轉(zhuǎn)速度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