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
  

 答案網(wǎng)首頁 | 知識點首頁 | 語文知識點 | 數(shù)學知識點 | 英語知識點 | 歷史知識點 | 政治知識點 | 物理知識點 | 化學知識點 | 生物知識點 | 地理知識點 | 知識點梳理
 欄目類別:知識點 >> 高中 >> 地理

中國的海洋災害

更新時間:2016/8/24 17:53:00  手機版

  中國的海洋災害:

  中國的海洋災害主要是由風、潮、浪、冰、霧等自然過程引發(fā)的,主要有熱帶氣旋、風暴潮、海嘯、巨浪、海冰、海霧等。

  按成因分類有:

 、俅髿馊Γ簾釒庑L暴潮

 、趲r石圈:海嘯

 、凵锶Γ撼喑憋L暴潮

 、芏嘀匾蛩兀汉1、海霧。

  風暴潮

  1、概念:由大氣強烈擾動引起的海面異常升降,使海區(qū)潮位偏離正常的現(xiàn)象。

  2、誘因:熱帶氣旋、溫帶氣旋、氣壓驟變、寒潮過境連續(xù)的向岸風是風暴潮的直接原因天文大潮加劇了風暴潮的勢力

  3、類型:

  4、危害:

  船只沉沒、堤壩決口、農(nóng)田淹沒、房屋被毀、交通通訊受阻、漁業(yè)受損、人員傷亡、海水入侵等。

  5、影響風暴潮災害的因素:

  自然因素:地理位置、河流、地形、海岸形狀、海底地形等

  社會經(jīng)濟因素:城市、人口、經(jīng)濟等

  風暴潮災害多發(fā)的原因

  地理位置:熱帶氣旋多發(fā)地區(qū);直接面對盛行風

  海岸形狀:呈半封閉或喇叭口形狀

  地形地勢:低平開闊阻力小

  河流:入海水量大,有頂托作用

  社會經(jīng)濟:城市人口集中,經(jīng)濟發(fā)達

  6、中國風暴潮分布及特點:

  海嘯

  1、概念:海底地質(zhì)異變化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

  2、誘發(fā)因素: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發(fā)、海底塌陷和滑坡

  3、形成過程:海底地震引起海水波動,形成海嘯波;海嘯以超大波長、極低高度的波浪,十分快速越過海洋;海嘯波到達近岸,速度減慢,浪高加大。

  4、地震海嘯機制有兩種形式:

  “下降型”海嘯:

  這種下降型的海底地殼運動形成的海嘯在海岸首先表現(xiàn)為異常的退潮現(xiàn)象。2004年的印尼海嘯,正是海底地震引起的“下降型”地震海嘯。

  “隆起型”海嘯:

  這種隆起型的海底地殼運動形成的海嘯波在海岸首先表現(xiàn)為異常的漲潮現(xiàn)象。1983年5月26日,日本海中部7.7級地震引起的海嘯屬于此種類型。

  5、地震海嘯形成的基本條件:

 、俸5椎卣鹫鹪匆獪\,震級要高(小于20~50千米、里氏6.5級以上)

  ②要有海底大面積垂直運動

 、郯l(fā)生海底地震的海區(qū)要有一定的水深(1000米以上)

  日本是發(fā)生地震海嘯最頻繁的國家,而我國則很少發(fā)生的原因:

 。1)日本及其東側海區(qū):

 、俚靥巸纱蟀鍓K碰撞地帶多淺源大地震

  ②沿海地質(zhì)構造多大斷裂層和斷裂帶海底地殼有大面積的垂直運動

 、蹡|側臨太平洋并且直抵深海溝水體很深

 。2)我國東部及近海海域:

  ①地處兩大板塊碰撞地帶有淺源大地震

 、谘睾5貐^(qū)地質(zhì)構造中很少有大的斷裂層和斷裂帶海底地殼大面積的垂直運動極少

  ③近海大陸架寬廣,灘平水淺水體較淺咸潮(又稱咸潮上溯、鹽水入侵),是一種天然水文現(xiàn)象,它是由太陽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對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當?shù)恿髁坎蛔,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體變咸,即形成咸潮。

  咸潮一般發(fā)生于冬季或干旱的季節(jié),即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之間出現(xiàn)在河海交匯處。

  影響咸潮的主要因素有天氣變化及潮汐漲退。尤其在天文大潮時,咸潮上溯的情況更為嚴重。另外,全球氣候變化導致海平面上升過程讓咸潮十分緩慢地增加,但長期的累積也在逐漸顯現(xiàn)。

 初中地理知識點推薦
 高中地理知識點推薦
CopyRight @ 2018   知識點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