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功率:
1. 定義:
電流單位時間內(nèi)所做的功叫做電功率,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
2. 單位:國際單位:瓦(W),常用單位千瓦(kW),1kW=1000W
額定功率:
1. 定義:額定功率是指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功率。它的值為用電器的額定電壓乘以額定電流。若用電器的實際功率大于額定功率,則用電器可能會損壞;若實際功率小于額定功率,則用電器可能無法運行。
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補充:實際生活中的照明電路是并聯(lián)電路,如果并聯(lián)的用電器越多,并聯(lián)部分的總電阻就越小,在總電壓不變的條件下,電路中的總電流就越大,因此輸電線上的電壓降就越大,這樣,分給用電器的電壓就越小,每個用電器消耗的功率也就越小。所以燈開的少時比燈開的多時要亮些。晚上七八點鐘,大家都用電燈照明,所以電燈發(fā)的光就比深夜時的暗。
燈絲通常在開燈瞬間被燒斷的原因:
導(dǎo)體的電阻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金屬導(dǎo)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金屬導(dǎo)體溫度變化幾攝氏度或幾十?dāng)z氏度,電阻變化不過百分之幾,可忽略不計,但電燈的燈絲(鎢絲)不發(fā)光時(溫度幾十?dāng)z氏度),電阻較小,正常發(fā)光時燈絲的溫度較高,達 2000℃左右,電阻值就要增大許多倍。在剛接通電路的瞬間,燈絲的溫度還沒有升高,由于電阻還很小,通過燈絲的電流要比正常發(fā)光時大得多,根據(jù)P=U2/R,這時實際功率最大,遠遠超過正常工作時的功率,所以通常燈絲容易在開燈時的瞬間燒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