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平均速度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它表示的是物體在某一段路程內(nèi)(或某一段時間內(nèi))運動的快慢程度。
公式:用表示平均速度,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時間,平均速度的公式為:
。
巧測平均速度:
測量物體的平均速度,需要測出物體通過的路程s和所用的時間t。路程s用刻度尺測量,時間t用計時的停表、手表等測量,再根據(jù)速度公式計算出平均速度。但有時可以巧妙的借助于其他已知的距離作參照,而不必用刻度尺去測量路程。
1.測騎自行車的平均速度方法:
利用學(xué)校操場上跑道的長度來測量。學(xué)校操場上的跑道長是已知的,如400m的跑道。用手表測出自己慢速、中速、快速騎自行車時通過.400m跑道所用的時間,則可計算出慢速、中速、快速騎自行車時的平均速度。
2.估測汽車的平均速度方法:
利用路邊的里程碑來測量。公路邊上都設(shè)置有里程碑,它是公路長度的標記。從某一里程碑,如10km處開始計時,當汽車通過 40km的里程碑時結(jié)束計時,則汽車通過的路程s: 40km—10km=30km。再根據(jù)汽車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即可計算出汽車的平均速度。
3.估測火車的平均速度方法:
利用火車經(jīng)過鐵軌接口時發(fā)出的撞擊聲來測量。我同的鐵軌每根長為12.5m。乘火車時總能聽到有節(jié)奏的“嘎嘎”聲。這是火車經(jīng)過鐵軌接口時發(fā)出的撞擊聲。用手表測量時間,從聽到某組“嘎嘎”聲開始計時,并同時從零開始數(shù)“嘎嘎”聲:0、l、2、3……如存 1min內(nèi)數(shù)得火車發(fā)出80組“嘎嘎”聲,則火車住1min內(nèi)通過的路程s=12.5×80m=1000m。根據(jù)路程和時間即可計算出火車在這1min內(nèi)的平均速度v= 60km/h。
生活中測量速度的方法:
我們可以通過測量物體運動所經(jīng)過的路程的長度,時間,然后應(yīng)用公式計算物體運動的速度。
如借助光電計時器(如圖)測量小車通過一段距離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的運動速度。
我們還可以用速度儀等儀器(如圖)直接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
對平均速度的理解:
、倨骄俣扔脕泶致缘孛枋鲎鲎兯龠\動的物體的平均快慢程度,知道了一個做變速運動的物體的平均速度,就大體上知道了它運動的快慢,但不能精確地知道它的運動情況,即不知它何時加速,何時減速,何時中途停留。也不能準確說明物體每時每刻的位置。
②計算平均速度時,必須指明是哪一段路程上或哪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因為不同路程上或不同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通常情況下是不同的。
、嗥骄俣炔皇撬俣鹊乃阈g(shù)平均值,全程的平均速度也不是各段平均速度的算術(shù)平均值,應(yīng)該根據(jù)公式用總路程除以總時間去求得。
利用列車的運行時刻表計算平均速度:
計算做變速運動的物體在某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時,一定要用運動物體總共所用的時間,包括靜止時所占用的時問。
例2010年4月,福廈高速鐵路的開通促進了海兩的建設(shè)和發(fā)展。福州到廈門鐵路全程約276km,下表為列車運行時刻表。問:
(1)D6215動車組從福州直達廈門的運行時間是多少?其平均速度是多少?
(2)動車組剎車后還要繼續(xù)向前滑行一段距離,其原因是什么
解析:(1)
。2)見答案
答案:(1)1.5h 184km/h (2)動車組由于具有慣性,所以它在剎車后還要繼續(xù)向前滑行一段距離才會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