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集合名詞
第一類 形單可單復 family (家庭),team (隊),class (班),audience (聽眾)
形式為單數(shù),但意義可以用為單數(shù)或復數(shù),包括family (家庭),team (隊),class (班),audience (聽眾)等,用法特點:若視為整體,表示單數(shù)意義;若考慮其個體成員,表示復數(shù)意義。
His family is large. 他的家是個大家庭。
His family are all waiting for him. 他的一家人都在等他。
This class consists of 45 pupils. 這個班由45個學生組成。
This class are reading English now. 這個班的學生在讀英語。
第二類 形單意義復cattle(牛,牲畜),people(人),police(警察),sheep(羊)
用法特點為:只有單數(shù)形式, 但卻表示復數(shù)意義,用作主語時謂語用復數(shù);不與 a(n) 連用,但可與the連用(表示總括意義和特指)。如: People will laugh at you. 人們會笑你的。
The police are looking for him. 警察在找他。
Many cattle were killed for this. 就因為這個原因宰了不少牲畜。 注:表示牲畜的頭數(shù),用單位詞 head(單復數(shù)同形)。
如: five head of cattle 5頭牛,fifty (head of ) cattle 50頭牛
第三類 形復意義復goods(貨物), clothes(衣服
用法特點:只有復數(shù)形式(當然也表示復數(shù)意義,用作主語時謂語也用復數(shù)),但通常不與數(shù)詞連用。如:
Clothes dry slowly in the rainy season. 衣服在雨季不易干。 Such clothes are very expensive. 那樣的衣服很貴。
If goods are not well made you should complain to the manufacturer. 如果貨物質(zhì)量不好,則理應向制造商提出控訴。
第四類 形單意義單 baggage / luggage(行李), clothing(衣服), furniture(家具), machinery(機器), poetry(詩), scenery(風景), jewelry(珠寶), equipment(設備)
用法特點:是不可數(shù)名詞,只用單數(shù)形式,不用不定冠詞(當然更不能用數(shù)詞),沒有復數(shù)形式。如:
Our clothing protects us from [against] the cold. 我們的衣服可以御寒。
Have you checked all your baggage? 你所有的行李都托運了嗎?
The thief stole all her jewelry. 小偷把她所有的首飾都偷走了。
The hospital has no decent equipment. 這家醫(yī)院沒有像樣的設備。
The Tang Dynasty is thought of as the high summer of Chinese poetry. 人們認為唐朝是中國詩歌的全盛時期。
注:machinery, poetry, jewelry, scenery等相應的個體可數(shù)名詞是 machine, poem, jewel, scene等。如:
a poem / a piece of poetry 一首詩
many machines / much machinery / many pieces of machinery 許多機器
第五類 hair 和fruit 1. hair(頭發(fā),毛發(fā))
指全部頭發(fā)或毛發(fā)時,為集合名詞(不可數(shù));指幾根頭發(fā)或毛發(fā)時,為個體名詞(可數(shù))。如:
My hair has grown very long. 我的頭發(fā)已長得很長了。
The police found two hairs there. 警察在那兒找到了兩根頭發(fā)。 2. fruit(水果)
作為集合名詞,它通常是不可數(shù)的。
如: He doesn’t eat much fruit. 他不大吃水果。
He is growing fruit in the country. 他在鄉(xiāng)下種水果。
但是,當要表示種類時,可視為可數(shù)名詞,即a fruit 指一種水果,fruits 指多種水果。比較:
Some fruits have thick skins. 有些水果皮很厚。
The potato is a vegetable, not a fruit. 土豆是一種蔬菜,而不是一種水果。
二.閱讀理解主要考查形式主要有四大類:
1.細節(jié)理解題。即要求考生對閱讀材料中的某一具體事實和細節(jié)進行理解。這一題型常見的命題方式有:事實認定題、排序題、圖形辨認題、數(shù)字運算題等。
“帶著問題找答案”.先從問題中抓住關鍵性詞語。然后以此為線索。 運用掃讀法(scanning),還可兼用排除法
干擾項特點:(1)是原文信息,但不是題目要求的內(nèi)容;(2)符合常識,但不是文章內(nèi)容;(3)與原文的內(nèi)容極其相似,只是在程度上有些變動;(4)在意思上與原文大相徑庭甚至完全相反;(5)部分正確,部分錯誤。
2.推理判斷題。這類題主要考查學生根據(jù)文章的字面意思,通過語篇邏輯關系,研究細節(jié)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態(tài)度,理解文章的寓意等。推理判斷題屬于主觀性較強的高層次閱讀理解題。
意思要靠推斷得出,而不是原文照搬。 忠實于原文,以文章提供的事實和線索為依據(jù)
對文字的表面信息進行挖掘加工,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通過分析、綜合、判斷等,進行深層處理,合乎邏輯地推理。不能斷章取義,以偏概全。
了解語篇的結構,同時還要體會文章的基調(diào),揣摩作者的態(tài)度,摸準邏輯發(fā)展方向,悟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3.主旨大意題。該類題主要考察學生對所讀材料中心思想的概括。其考察形式有很多,如概括標題、主題、中心思想等。
主題句在文章中的位置通常有三種情況:開頭、中間、結尾(含在開頭結尾同時出現(xiàn)、首尾呼應的主題句)。
首先,要考慮標題對文章的概括性或覆蓋面。一般要求能覆蓋全文內(nèi)容,體現(xiàn)文章主旨。要避免下列三種情況:①概括不夠(多表現(xiàn)為部分代整體,從而導致范圍太。;②過度概括(多表現(xiàn)為脫離本文章內(nèi)容的發(fā)揮);③以事實、細節(jié)替代抽象具體的大意)
其次,要考慮標題的針對性,即標題范圍要恰當,針對性強。
注意:一般說來,擬定標題是以話題為核心,與控制性概念的詞按一定的語法濃縮為概括主題句或中心思想的詞組。 注意標題的醒目性,標題的選擇要簡潔、突出、新穎
4.詞義猜測題。 即要求考生根據(jù)一定的上下文猜測生詞的詞義。
A.構詞法猜詞
如:unforeseeable.這個詞,可以根據(jù)構詞法把它拆成un, fore, see , able;其中 see 是詞根,fore是“先,前,預”的含義,un是否定,able是“能??的,可??的”,因此unforeseeable是“未能預見到的”意思。
B.利用同義近義詞猜詞
在詞或短語之間有并列連詞and或or,這些詞語或短語在句中作相同的成分,并且and或or連接的兩項內(nèi)容在含義上是接近的或遞進的,由此確定同等關系中的某個生詞所屬的義域,甚至推出它的大致詞義。
C.利用反義詞猜詞
根據(jù)反義或?qū)Ρ汝P系可從已知推出未知。利用反義詞來說明生詞的意義,如反義詞hot and cold, perfect and imperfect,甚至前、后句為肯定與否定或是與不是等,在句內(nèi)詞與詞之間,在段內(nèi)句與句之間的關系上起著互為線索的作用。
D.利用上下文語境猜詞
任何一篇文章中的句子在內(nèi)容上都不是絕對孤立的,都跟句子所在的段落及整篇文章有關。利用上下文提供的情景和線索,進行合乎邏輯的綜合分析進而推測詞義,是閱讀過程中的一大關鍵,這也是近年來高考考查的熱點。
E.利用定義和解釋猜詞
科技文章,通常會對一些關鍵詞給予定義,我們可以利用定義來猜測這些詞的意思。釋義法就是根據(jù)文章中的字里行間,對生詞以定語(從句)、表語甚至用逗號、破折號等標點符號引出并加以解釋說明的方式。
F.利用例證猜詞
為了說明或證實,文章中經(jīng)常會舉例,往往用來列舉說明前面較難理解的詞,這些例子可幫助我們猜測生詞。舉例時,常常會用一些連接性的詞,如:such as, like,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