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的
雨,下得奔放肆意,容不得半點喘息,似乎這天與地已是三秋未見,甫一重逢便是相思難訴,唯有淚雨漣漣。
而此刻,撐起的雨傘再無任何浪漫可言,
我雖竭盡全力,裝作似那“結(jié)著愁怨”的恰如“丁香”一般的姑娘,但潑灑的雨幕,看不見一絲縫隙,唯有
狼狽不堪,只剩下愁怨與憤懣。
父親久立
窗前,自言自語地重復(fù)著“下不得了,下不得了”;
母親則連連嘆氣,望著雨簾不停地說“老天爺為啥這么狠心”。我不懂
曾經(jīng)的兩河口(2001年3月,該鎮(zhèn)發(fā)生重大滑坡險情,滑坡面積達5.8萬平方米,體積47萬多立方米)、千將坪大滑坡(2003年7月19日,秭歸沙鎮(zhèn)溪鎮(zhèn)千將坪滑坡毀壞農(nóng)田1067畝,直接經(jīng)濟損失5735萬元以上)在
父母心里留下了怎樣的印跡,但在我的
記憶中,雨始終是輕快愉悅的開始。托著腦袋,我竟可以全身心放空地對著
窗外呆呆地站上整個下午,全然不會聯(lián)想起哪兒遭災(zāi)了,哪兒又緊急預(yù)警、火線動員了。似乎有了一把傘,我的整個
世界都能得到有效的庇佑,怡然無憂、心安理得地接受無拘無束的
幸福。
但是,就在即將成年的
今天,我卻在
花傘之下聽出了雨的暴躁和兇悍,窗前的三峽
水庫日漸盈滿,
電視里的抗洪救災(zāi)日漸告急,就連那一向安寧的丹陽
路,此刻也竟做奔流狀。撐傘淌過,再無戲水踏歌的閑情,唯有焦急、彷徨、無奈與
等待。而此刻,我也恨起了
自己的柔弱,恨不能將
手中的傘再變大些、再結(jié)實些,庇這一方水土,護這道旁孩童,遮蔽出一片悠然的天地,還回那碧空澈洗的
藍天。
也正是在此刻,我在傘下駐足,生出了憐憫與憂思,憐這無情之中的有情,憂那有情之中的無情。那與我同齡的“迷彩服”們,不正丟掉了浪漫,扛起一片
山河,擼袖紓難嗎?那與我同樣同齡的“鍵盤俠”們,不正舉著大傘,一邊享著庇佑卻一邊挾私吐槽嗎?憐我同齡人,憂我同齡者,傘中
聽雨,我既聽出了大義擔(dān)當(dāng),也聽出了小資怯懦,既聽出了大呂洪鐘的徹骨振聵,也聽出了蠅語晦暗的不值一哂。在憐與憂中,我在傘中漸悟,得了知音,明了
心聲。
天已放晴,收了雨傘,我聽見了雨的回響……
思維發(fā)散
本文以2016年湖北
大雨為寫作對象,表達了一個心憂天下的學(xué)子形象。就本文而言,
如果將思維再發(fā)散一些,可以著重將“迷彩服”與“鍵盤俠”進行對比,以突出人民子弟兵的
無私奉獻。這樣更有現(xiàn)實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