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諺有“金無赤足,人無完人”之說,事實證明,任何事物都是有瑕疵的、
殘缺的。有些人為此斤斤計較,滿腹不甘或心生怨怒;而有些人卻學(xué)會了
品味殘缺,獲得了更多
人生的
感悟。
殘缺成就了一種別樣的
美,月缺是瑕疵,然而“一輪殘月破東
風(fēng)”卻鑄造了一種驚心動魄的美。成就這種美的,不是皎潔的滿月,也不是唯美的夜景,而是那一輪銳如出鞘之刀的殘月。殘缺,醞釀著別樣的
風(fēng)景。
殘缺有時也能勝過完美。達·芬奇的著名作品《蒙娜麗莎》,細看是沒有眉毛的,但那沒有眉毛的蒙娜麗莎
微笑著,她的氣質(zhì)是如此的優(yōu)雅嫻靜,如此的和善大氣,她創(chuàng)造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經(jīng)典——一個用殘缺超越了完美的經(jīng)典!
曾經(jīng)以為
美麗就是
擁有范冰冰的臉蛋、魔
鬼的身材。有一天,我看到一個相貌平平的女人,帶著一個
小孩子在
路邊等車,
太陽很大,她讓小孩站在
自己的
影子里,不停地給他吹氣擦汗,直到車來了,才抹了抹額頭。那一刻,我愣住了,那位女子不美,不富有,卻是如此的舐犢情深。佛法曰:“
大愛若缺”。
人生中總會有很多殘缺,可是正是這些不完美的東西,使我們激發(fā)出更大的能量,開出更美麗的
花朵。蘇軾說:“人有悲歡離合!彼虺隽恕溉碎L久。司馬遷身受宮刑之恥,牢獄之辱,成為他心中抹不去的瑕疵?伤]有因此消沉,而是以此激勵自己,著成《史記》,成為史
家之絕唱,也為中華民族留下了一筆巨大
精神財富。人生,就是要在殘缺中發(fā)現(xiàn)自己,
認識自己,從而錘煉自己,
成長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華自己。
感悟殘缺,是一種人生的智慧,殘缺也美麗!
一篇規(guī)范的議論文。其中最大的亮點是引證、例證的自然、巧妙的運用:開篇以古諺引出論題,文中或詩句,或佛法,或明引,或暗用,隨意穿插,相得益彰;事例論證,一中(司馬遷)一外(達·芬奇),兩古一今,而且名人凡人相輝映——事例本身就能證明論點,再輔之以分析、議論,所說明的道理也就更加透徹,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