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
魚生一直是
我國與鄰國
新加坡一帶慶祝
新年的特色
傳統(tǒng)文化。七彩魚生又稱:“撈起魚生”,簡稱則為“撈起”或“魚生”等,是一道帶有濃濃吉祥意味,祈求來年有好運,發(fā)大財?shù)奶厣耸,可謂是華人農(nóng)歷新年中無可或缺的賀年食品。以前新馬一帶的華人都是在人日,大年初七這一天聚合全
家大小,進行“撈生”活動。可是現(xiàn)在的撈生文化卻能持續(xù)一整個農(nóng)歷新年,直到
元宵節(jié),大年十五,讓人們能夠過一個熱
熱鬧鬧,充滿好運的新年。
七彩魚生,顧名思義的便是由七種不同顏色的蔬菜及
水果組成,形成七彩繽紛的菜式,意味著七彩
燦爛的好意頭。此外,另一個名稱“撈魚生”又有著“
風生水起”、“越撈越旺”的好兆頭,
祝福著人們在一整年里的運程順順利利。其實七彩魚生的
制作方法很
簡單,它不需要經(jīng)過煎、炸、炒和蒸等的繁瑣程序,它只是一樣很簡單的特色“涼拌”菜式。七彩魚生是以生魚片或三文魚等其他可生吃的魚片為主,搭配著已腌漬好的姜絲及其他各種鮮艷顏色的蔬菜絲及水果絲,如青椒,芒果,紅
蘿卜及柚子肉等材料,形成一道七彩繽紛的菜式。七彩魚生講究的就是擺設與其
美感,因此
細心的擺設對于整道菜來說非常重要。待必備的蔬菜絲準備好后,人們就會把所有的蔬菜絲“一堆堆”地擺放,排列好在一個大圓盤上。然后鋪上最重要的生魚片,并灑上白芝麻、
花生碎、五香粉及胡椒粉等材料在“一堆堆”的蔬果上。在醬料的調(diào)配方面其實也很簡單,它是以酸梅醬加
桔子汁添糖水而調(diào)成,嘗起來酸酸甜甜的。
完成好一道撈生后,大家便可以開始撈了!皳啤边@一字在粵語中有著“拌”的意思。
待一個人發(fā)號施令后,大家就能開始以筷子將大圓盤中的各式材料高高地夾起,并拌(撈)在
一起。在撈生的同時,每人必須說一句吉祥話,代表好兆頭、好運氣。聽說只要把魚生盤中的材料夾得愈高,來年便能賺得更多的錢,能夠發(fā)大財,并祈求一年里事事順利,一年比一年過得好。說起撈生,除了大人
喜歡撈生,其實
小孩子也非常喜歡撈生時的氣氛。猶記得小時候,撈生時親朋戚友都會聚到一塊,然后
爸爸就會把矮小的我抱到椅子上,讓我能站到高高的位置,舉起筷子與大人們一起撈生。因此我很
享受撈生時所帶來的熱鬧與歡樂的氣氛。在我家,每年農(nóng)歷新春肯定少不了撈生,因此我們每一年的運程都很如意,而且是一年還比一年好。這意味著撈生真的能給人們好運氣,讓福星罩著全家一整年。
有關撈生的來源,每個人都有著各自的說法。有些人說是由新馬一帶的華人
發(fā)明的,有些人則說是由中國廣東一帶的華人發(fā)明的。在我國,撈生被歸類為廣東菜,但奇怪的是
過年時廣東人好像是不吃魚生的。其中有一個比較可信的說法是:“在人日當天,古人以七種菜為羹,作為七日的象征。七菜羹源自六朝時代,也就是
今天七彩魚生的出處。吃了由七種蔬菜煮成的食物之后,就意味著農(nóng)歷新年告一段落,從年初八開始,所有人必須踏實地過日子!边@七菜羹目前已被七彩魚生取代,但兩者所帶出的意義都是起著祈福則喜的作用。雖說撈生的發(fā)源地不明確,但在新馬一帶的撈生文化非常盛行,已經(jīng)
成功地得到了外國人的
關注,因此每年在餐廳里我都能見到一些來自不同國家的游客來到我國體驗撈生文化。
撈生是一項非常有意思的飲食文化,在農(nóng)歷新年中總缺不了它的
身影。華人強調(diào)的是財源滾滾、一家平安、風生水起等的概念,而撈生已經(jīng)成功概括了這些好意頭,為人們祈求著各種好運程,讓人們能在豐衣足食的情況下出入平安、安居樂業(yè)、財源滾滾來,因此撈生對華人來說很重要。這充滿著南洋風味又深具意義的中華文化,不僅僅起到了祈福的作用,其實它也是一個促進
家庭成員之間關系的好幫
手,因此撈生在我國的華人圈內(nèi)扮演著不容忽視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