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本沒有
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比缃衲_下的這條“陽關大道”,也許對于當年的“探路者”來說,他們走的是一條“不
尋常的路”。
記憶猶新,
第一次“不走尋常路”是在“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桂林的山、水、路大都是清清秀秀,溫溫婉婉,可其中也不乏“標新立異”、“獨
樹一幟”。正是在這清麗如畫的桂林,一條不尋常的“瀑布路”才顯得那樣別具一格。
登頂,有兩條路,一條是寬敞平坦卻蜿蜒的山路,一條是筆直登頂卻坎坷的“瀑布路”。站在如同白練般飛瀉而下的瀑布底端,每個人心里都似戰(zhàn)鼓如雷的戰(zhàn)場,面對兩條“性格”迥異之路,是去是留?是
選擇“波瀾不驚”的尋常路,還是
冒險嘗試可能荊棘密布的“未知路”?在準備登頂?shù)摹安砺房凇,大部分的行路者都選擇了
保守的尋常路,雖然路程遠些,卻安穩(wěn)。少數(shù)人則選擇了拼一把,毅然踏上了這條“不尋常的路”。
抓緊在瀑布中延伸的鐵鏈,就如同抓住了登頂?shù)?a href='http://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zuowen/xiwang' target='_blank'>
希望;厥,看萬馬奔騰般的瀑布有力地“灌”入碧綠的潭中,知道
自己已經(jīng)沒有退路,這條路只能
前進,無法后退,在那一
瞬間,
我仿佛
明白了霸王項羽“破釜沉舟”的壯志豪情。何謂
英雄?此謂英雄!就是有著這樣“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膽識與氣魄,才能無愧頂天立地的男兒本色。
“既然選擇了
遠方,就只顧
風雨兼程。”既然選擇了不走尋常路,就只能乘風破浪,做自己的“舵
手”。銀白色的浪
花卷著陣陣水霧撲面涌來,直打得人睜不開眼,腦中不由得浮現(xiàn)出《琵琶行》中“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的巍峨場面。不走尋常路,就要做好面對大風大浪的準備,勇氣與毅力就是劈波斬浪的船帆。就像這條洶涌澎湃的“瀑布路”,沿路磕磕絆絆,有多少次不慎跌跪在巖壁上,接受白浪劈頭蓋腦的“洗禮”,卻仍然咬緊
牙關死死地抓住冰冷濕滑的鐵鏈,知道自己并未被擊敗,
因為登頂?shù)南M卫蔚剡谑中闹袕奈催h去;重新站起,繼續(xù)緊閉著雙眼深一腳淺一腳地前行,攀爬中,居然還發(fā)現(xiàn)側身挺進時正面受到的沖擊力最小,更便于前進;浪花越大的地方巖壁越滑不易爬行……一邊為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暗自鼓勁兒,一邊依舊“馬不停蹄”。六級“瀑布路”,一級難于一級,許是找到了“走路”的
方法,也或許是
習慣了“驚濤駭浪”,最后居然可以在攀爬中環(huán)視周圍山路上所看不到的
風景。竟然發(fā)現(xiàn)這條“不尋常路”的
天空是那樣澄澈,生長于巖縫的
草是那樣青翠欲滴……萬丈
陽光灑滿身旁的白浪,金光點點……
視野豁然開朗,齊腰深的水勢突然褪去,盤曲的鐵鏈在盡頭“戛然而止”,腳下是起伏的山巒,
第一次覺得——天,
原來離自己那樣近。如同
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般,
成功的喜悅漫延在心頭,頭發(fā)濕漉漉地貼在臉頰上,早已分不清是瀑布水還是汗水,臉上卻早已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厥自偻,只感覺
曾經(jīng)讓人“望而生畏”的瀑布好像只是一條湍急的溪流,互相追逐著躍下巖壁……
后來,也曾問過那些
放棄“瀑布路”登頂?shù)娜,為何不嘗試一下這條“不尋常的路”?得到的回答卻大同小異,因為以前沒有嘗試過;因為
害怕中途遇到
困難卻沒有退路;因為擔心走不尋常的路無法成功,還不如走“正道”,即使多繞些彎子,耗費些
時間,卻安穩(wěn)保險。其實,選擇走哪條路并沒有誰是誰非,只不過是經(jīng)歷不同,沿途的風景不同,獲得的
感悟不同。
人生,也許也會因此而不同。
不走尋常路,看
世界的視角因此而不同,攜一份
執(zhí)著,擁一份探索,帶一份“破釜沉舟”的意志,相信自己終會“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關終屬楚!标柟庖部梢詾M“不尋常的路”。
評點: 魯迅的名言使文章一開篇便有了一股敢為天下先的慷慨之氣。令人
感受深刻的,一面是“不走尋常路”的獨特景致,另一面則是作者觸景生情時的細節(jié)描寫。作者運用豐富的文學素材,撐起了這一路非比尋常的
風光和心路歷程,升高了文章的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