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熔金,暮色四合,乘一葉扁舟,來到歷史的彼岸:與蘇軾探討人的渺小與偉大,與陶潛共享戴月荷鋤歸的
美好,與李煜分擔愁如東流
水的感傷……用一指墨香,看盡文化之深邃與靈動。
文化從那翻滾激蕩的黃河開始,便扎
根于
我們的心田,鐫刻于基因之中。那寓意吉祥的
中國結,那元宵佳節(jié)的燈謎,那雄偉的華夏庭院,無一不是珍貴的傳統(tǒng)元素。而偉大的中華民族也正因這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愈發(fā)絢爛壯美。
把文化作為
生命的行囊,便讓靈魂與文化一道,穿行在歷史的音符與
文字墨香之間。
文化,流淌在悠遠的簫聲中,訴說著哀怨與愁緒;文化,也彌漫在阿炳的二胡中,嘆盡
人生的跌宕起伏;文化,亦可以流轉于錦瑟之間,輕攏慢捻之間凈化內心的污穢,本無生命的樂器與樂曲結合在
一起,便成了文化的載體,寄予著
心靈的
世界,承載著厚重的文化。
不僅僅在絲竹間,文化也在素凈的宣紙上漫延而來。張大千伏在洞底繪出的
夢幻敦煌,訴說著那千百年前人們的
信仰;齊白石著
手畫出的自然
風物,亦傳達著生命的靈動;壯觀的《清明上河圖》,更刺激著美的神經。中國畫中的水淡
云輕,妙手丹青的一點一描,拓開的不僅僅是墨,更是深厚的文化底蘊,文化之魂由筆底傳承。
同樣,龍飛鳳舞的漢字亦為文化之腑臟;顏真卿規(guī)正而又灑脫的筆鋒,王羲之雋秀玲瓏的字體,張風子如帶般拂過的清新之風,無一不是文化的符號。那揮灑自如之間掩蓋不了中華文化之含蓄內斂,那筆鋒回轉之間亦彰顯著文化之典雅深厚,如深潭微瀾,如
雪底蒼松。
文化如遼遠的江海,
包容著一切。既有張若虛“江月年年初照人”的美好幽深,又有李太白“起舞弄清影”的縹緲爛漫……那篇篇詩詞,字字珠璣,落筆即生
花,留給世人一片芳華。
文化之美常浮蕩于我心間。那里有軒榭廊道的曲幽,那里有至臻服飾的繡扣,那里更有吟唱千年的
戲曲,那是中華之精髓,炎黃子孫之傲骨。它如枝頭的
梅花,傲吐芬芳。
愿乘文化之舟,渡文化之滄海,享那份美好與真摯,低吟文化之妙語,歌吟一生,
幸福一生。
這樣的行囊,
希望我們共同
擁有,共同打造,共享文化盛宴。
。
山東一考生)
本文亮點鮮明,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標題靚麗,彰顯智慧內涵] 標題是文章之眼,而標題是有優(yōu)劣之分的,尤其是議論文的標題,更有三六九等之別。對于考場作文,表明論點的標題更受閱卷者的青睞。
如果標題只是一般的語句,就沒有表現力;如果借助于一些擬題技巧,那么,我們的標題就會蘊含智慧內涵,就會靚麗無比,就會吸引閱卷者的眼球,就會奪得高分!断砦幕
繁華》這個標題就很獨到:“享”字不僅僅明確了作者的觀點,亮明了文章的論點,而且融入了作者強烈的感情;“文化”則界定了“行囊”的具體內涵,是文章中心內容的具體化,“繁華”則點明了“行囊”的性狀,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行囊”的喜
愛和
贊美,一個普通的文言助詞“之”則暗含了文化底蘊,與“文化”相得益彰。
[2][形散神聚,文體特征鮮明] 本文是一篇頗具文化
色彩的說理散文。文章章法嚴謹,形散神聚:開篇先將我們引入“歷史的彼岸”;之后,旁征博引,縱橫捭闔,讓我們在音樂、美術、
書法、詩詞、戲曲、服飾等之間穿行,看似雜亂無章,實則一線貫穿;最后兩段點題,照應題目。而這一切,都裝在了文化的“行囊”中,讓我們共享。
[3][文采飛揚,富有詩情畫意] “考綱”在“基礎等級”提出了“語言通順”的要求,在“發(fā)展等級”提出了“有文采”的要求。本文一開篇就用了一組文采飛揚的排比句,詩意盎然;后面寫音樂、美術、書法,無論是人物,還是藝術的表達,都充滿詩情畫意。在句式上,整散結合,語言鏗鏘有力,古色古香?傊,詩一般的語言,豐厚的意蘊,給讀者以美的
享受和人生的啟迪。
寫作借鑒 這里僅就文章擬制標題作重點闡述。
用論點或論題作標題 用論點或論題作標題,便于閱卷者在最短
時間內判斷論點是否切合題意。如《
假如你不是天才》《說“勤”》《人生的意義在于承擔》等,這樣的標題論點突出,簡潔明快。
用名言警句作標題 名言警句內涵豐富,表現力強,用它們作標題,可以彰顯文章的文化內涵,但字數不要太長,
特別是警句?梢约兇馐褂妹跃洌部梢宰冇、化用。如《月是
故鄉(xiāng)明》借用了
杜甫《月夜憶舍弟》的著名詩句,意蘊豐富;《競爭誠可貴,合作價更高》《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閑敲棋子落花燈》《任爾東南西北風》等都是
成功使用名言警句擬題的成功案例。
用成語句作標題 使用成語擬題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純粹用成語作標題,二是將成語放在句子中。如《弄斧就要到班
門》變用了成語“班門弄斧”,表達了提倡
創(chuàng)新、敢于向權威人士
挑戰(zhàn)的觀點,這樣的題目醒目,響亮。而《切莫掩耳盜鈴》《自欺欺人者戒》則變用成語,表達了要正視現實、反對自欺欺人的觀點,觀點鮮明,感染力強。
用修辭辭修飾標題 修辭可以使語言生動形象,大大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如《我們把
春天吵醒了》用了擬人的手法,表達了對春天的
熱愛!蹲尯献髋c競爭共舞》《種植
陽光》則用了擬人修辭,《
走過雨季》《掙脫“黃金枷鎖”,
自由翱翔》用了比喻修辭,《
選擇傾聽,放飛生命》《坐著
讀書,站著做人》用了對偶修辭等。
用公式符號作標題 使用算式、公式或符號的形式,能把抽象的道理表現得形象、簡明,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如《天資+
勤奮+機遇=成功》使用公式的形式擬定標題,將四個概念的關系簡明地表述出來了,直觀而形象。其他的如《創(chuàng)新+合作=成功》《7-2>7》《1+1>2》都使用了公式形式,讓人耳目一新。
用變式句作標題 變式句特點鮮明,表現力強,可以使標題醒目、突出,一下子就能抓住閱卷者的眼球。如課文《別了,不列顛尼亞》就使用了變式句,主謂倒裝,突出重點“別了”,增強了感染力。其他的如《休矣,當今南郭》《歸來吧,
誠信》使用了倒裝句,將關鍵信息“休矣”“歸來吧”提到句首,強化了它們的地位和重要性,突出了觀點。
用流行語言作標題 合理借用或變用當前廣泛流行的語言,使文題更能體現文章的思想內容,且更易于為讀者——“時代人”所接受,從而達到寫作的目的。如滿分作文《我讓“幸!弊擦艘幌卵坊酶挥袝r代特色的電影
名字作標題,生動形象,活潑靈動。其他的如《我的明天我做主》《文字安好便是晴天》《讓我輕輕地告訴你》《一句話,一輩子》使用流行歌曲的歌詞作標題,富有節(jié)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