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
  
 
 網(wǎng)站首頁 | 小學生作文 | 三年級 | 四年級 | 五年級 | 六年級 | 初中生作文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中考滿分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考滿分作文
 古詩名句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梅花 | 蘭花  | 桃花  | 荷花  | 菊花 | 思鄉(xiāng) | 友誼 | 愛情 | 愛國 | 感恩 | 孤獨 | 思念 | 傷感 | 人生 | 動物
 名人名言愛情 | 讀書 | 勵志 | 時間 | 友誼 | 誠信  | 愛國 | 勤奮 | 奉獻 | 真理 | 智慧 | 道德 | 成功 | 事業(yè) | 勞動 | 青年 | 青春 | 教育 | 思想 
 欄目類別: 高中生作文  >> 高中 >> 高一

話說“從眾”作文

更新時間:2017/2/23 16:44:00  瀏覽量:1754
  在非洲的叢林里,有一種特殊的毛蟲。它們行動時排成一個隊列,每一只蟲子都沿著前一只的足跡前行,從不越界。而若是第一只領(lǐng)頭毛蟲迷失了方向,整隊毛蟲也會跟著它一圈一圈地打轉(zhuǎn),直到體力不支而死去,但死去的毛蟲們?nèi)匀徽R地排成一隊。
  這個現(xiàn)象讓許多人或莞爾或輕蔑一笑,以為這種盲從的毛蟲確實是沒有進化的可憐生物。然而,在進化到智慧頂峰的人類身上,這種盲目從眾的行為非但沒有消失,反而時時處處屢見不鮮。人是一種社會動物,在經(jīng)過自己思考和判斷后跟從他人的行為,本也無可厚非,但在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人卻將從眾心理變成了一種習慣,時時從眾,事事從眾,遇到事情都要看別人怎么做,成了盲目從眾的俘虜。
  究其原因,盲目從眾源自“法不責眾”的心理。隨大流固然無法帶來成功,但也不會輸?shù)锰珣K。在這樣的心理下,許多人選擇了盲目從眾。他們篤信:跟著大多數(shù),即使做了錯事,也不會有懲罰。這其實是一種逃避險和責任的消極態(tài)度。許多人抱怨社會不給他們機會,但事實卻是,他們常常因為不敢承擔風險和責任而把機遇拱讓出。
  從眾心理的本質(zhì)是自信自我意識的缺失,是對自我深深的不信任和對他人行為的過度相信。從另一個角度來講,行為是一個人價值觀、人生觀和思維方式的反映。全盤肯定和接受他人的行為而不加以自己的思考和判別,也就意味著一個人成了別人思想的奴隸。在盲目從眾中,人們失去了自我,丟失了自己作為人的本——獨立意識和判斷能力——變成了一具承載著別人思想的空殼軀體。
  從眾,從來就是批量生產(chǎn)庸人的動力,而創(chuàng)新和另辟蹊徑,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才能成就偉大的時代。在喬布斯發(fā)明智能手機之前,所有的生產(chǎn)廠都一次一次地做著重復性的生產(chǎn)。當時許多人認為,手機的功能已經(jīng)被開發(fā)到極限,它不可能革命性的進步。如果喬布斯和他的蘋果公司也從眾隨大流,就不會有當今的智能手機時代。確實,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現(xiàn)代社會,做大多數(shù)人都做的事情并不能讓人脫穎而出,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有所作為。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要擔負起對自己人生的責任。盲目從眾是一把扼殺創(chuàng)新意識和獨立思維的屠刀。盲目從眾無異于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這樣的人,放棄了自己作為智慧生物的權(quán)利?v然身高一米八五,也只不過是一只加長版的叢林毛蟲。
  名師點評
  本文由毛蟲的“從眾”悲劇引出人們“從眾”的嚴重后果,并恰當分析了“從眾”背后的根源。這種借社會現(xiàn)象來闡釋事理的寫法,很值得我們借而鑒之。另外,文中有些句子頗有哲理意味,如“從眾,從來就是批量生產(chǎn)庸人的動力,而創(chuàng)新和另辟蹊徑,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才能成就偉大的時代”和“縱然身高一米八五,也只不過是一只加長版的叢林毛蟲”等句。

 關(guān)于從眾的作文         點擊查看更多
 作文寫作素材及技巧
CopyRight @ 2007-2015   中小學生作文大全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