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緩緩地向
水磨中倒入黃燦燦的豆粒和澄澈的清水,然后,迅速而平穩(wěn)地轉(zhuǎn)起磨車。
爺爺經(jīng)營著一
家豆腐坊,這店在村里小有名氣,
擁有不少老顧客。小時候,
我最
愛看爺爺像魔法師般將圓潤潤的黃豆變成水靈靈的豆腐。黃豆是自家田里種的,得等它從豆苗慢慢
長大,直到成熟。每次爺爺總是挑選飽滿的來浸泡,直泡得豆子通身顯出嫩黃色才行。待這些繁瑣的工序完成,爺爺才會用竹斗將豆子連著水注入磨車,然后不緊不慢地轉(zhuǎn)起來。每當乳白的豆汁順著磨車壁緩緩淌下時,我總是興奮地喊:“爺爺再轉(zhuǎn)快點兒!”爺爺也會一笑:“不急,心急做不出好豆腐!”隨后又丟人一斗豆子,任那笨重的磨車緩慢地“咔吱”輕響。
要吃上豆腐還是要有
耐心的。鮮磨的豆汁要加石膏定型,又要用紗布濾出殘渣。當爺爺給那還冒著熱氣、印有細密網(wǎng)眼圖案的豆腐淋上醬油時,我的筷子便急不可耐地伸向這塊“瓊脂”,爺爺則會笑著用筷子挑起一小塊細品,發(fā)出像水磨車般輕緩的品咂聲。
當然,這都是
過去的事情了。自從我和
父母搬到
城市里住,就再沒見過爺爺做豆腐。想吃豆腐了,
簡單,到附近的商店去,冰柜里陳列著各式各樣的豆腐,誰還會
花那么多
時間在磨車下等豆腐掉出來?去一回商店的時間,爺爺種的黃豆連苗也沒長出來呢。我有點兒暗笑爺爺?shù)倪t鈍。
也不知是什么日子,
爸爸說要把爺爺接過來住,
因為豆腐坊開不下去了。我心里一驚:爺爺做的豆腐不好吃了?接回爺爺時,他帶了個白凈的小包,打開一看竟是鮮豆腐。午飯吃的是豆腐水煮
魚,剛喝口湯我便感覺豆香四溢,順便問起爺爺豆腐坊的事情。爺爺苦笑著說:“我比不過那些大工廠,這老
手藝也沒人愿意耐著性子等了!”說著又夾了塊豆腐,“還是
自己做的好吃,但我沒法再做下去了!
爺爺做的豆腐甚至比以前的更
美味,然而卻沒人愿意停下
腳步品嘗,品嘗藏在這
雪白豆腐背后的爺爺?shù)那楦,品嘗那老作坊老手藝的
味道。爺爺做的豆腐終究還是輸給了冷冰冰的機械沖壓出的豆腐,可它真的
適合人們匆忙的
生活嗎?
我好
羨慕以前的自己,可以盡情品嘗磨車輕轉(zhuǎn)淌出的豆腐。而我又不得不擔憂:現(xiàn)代人急躁的腳步將踏碎多少像豆腐般脆弱的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