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
  
 
 網(wǎng)站首頁 | 小學(xué)生作文 | 三年級 | 四年級 | 五年級 | 六年級 | 初中生作文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中考滿分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考滿分作文
 古詩名句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梅花 | 蘭花  | 桃花  | 荷花  | 菊花 | 思鄉(xiāng) | 友誼 | 愛情 | 愛國 | 感恩 | 孤獨 | 思念 | 傷感 | 人生 | 動物
 名人名言愛情 | 讀書 | 勵志 | 時間 | 友誼 | 誠信  | 愛國 | 勤奮 | 奉獻(xiàn) | 真理 | 智慧 | 道德 | 成功 | 事業(yè) | 勞動 | 青年 | 青春 | 教育 | 思想 
 欄目類別: 高中生作文  >> 高中 >> 高一

生如秋葉,死若夏花作文

更新時間:2017/3/4 14:25:00  瀏覽量:2111
  聽到楊絳先生去世的消息時,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一個畫面——一個身著淺色麻布襯衫的老人坐在陽臺邊的搖椅上,隨著陽光一點點照在臉上,她安然睡去。離她逝去的日子已過去很久,悲痛的湯漸漸化成了祝福的酒,灑向天地。愿你們仨不再分離。
  不久前我買了一本《我們仨》,封面上印著她的字跡——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忽然想起年近八十的爺爺里偷偷翻著奶奶的舊照片,而無依無靠的楊絳先生寫下這些文字時又是怎樣的一種孤獨呢?通讀過一遍后,我拜服于這位大師的精神境界。雖然她的女兒、人相繼離世,她也不懼回憶過去的點滴,在這樣常人無法承受的痛苦下變得更加堅強、沉著。她字里行間的安之若素,好像是喝了一盞泡了多次的淡,茶香四溢、回甘無窮,透出無限的智慧。
  她和錢鐘在清華相遇相知,在英國相守相助,也在鐘書離去后的二十年相聚相失。她二十年的行跡仿佛在跟鐘書說:我對你最大的思念就是你走以后我一如既往地過著我們兩個人的生活。書中有一部分記述了她的,一個冗長而可怕的夢。鐘書被禁足在一條小船上,錢媛不久也生病住院了。去探望鐘書的棧道上霧靄沉沉,她被告知不能向任何人提出任何疑問只管向前走。這段文字似乎寫得很混沌,一會兒夢境,一會兒現(xiàn)實,然而她的痛苦在于夢境也是真實的存在,她夢到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東西。那些夢里的聲嘶力竭,是親人遠(yuǎn)去的背影,是充滿離情的棧道,也是醒來后真摯的文字。
  她和其他作家都不同,她是秉持著風(fēng)而寫作的人。我們無法從中看到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卻能參悟平平淡淡的人生。“淡泊明志,寧靜致遠(yuǎn)。”她和鐘書一生無升官發(fā)財之愿,惟愿清凈學(xué)習(xí)、寫作。這樣一個單純溫馨的學(xué)者家庭,安分而不失思考,避世而不失愛國
  書的結(jié)尾說:“我們仨就此走散了,就這么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易散琉璃脆’,F(xiàn)在,只剩下了我一人。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泰戈爾說生如夏之絢爛,死若秋葉之,我卻說楊絳先生“生如秋葉死若夏花”。分別二十年,一家三口終于可以重聚,她終于找到了歸途。她的喪事很簡單,未設(shè)靈堂,未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也沒有留骨灰。她仿佛在向世人表達(dá)她最后的“靜美”……
  評點: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這句耳熟能詳?shù)拿裕馑际巧鷷r燦爛多姿,死時安寧靜美,生與死都有各自的美麗。然而,作者偏偏調(diào)整了這句名言的前后順序,將原句變化為“生如秋葉,死若夏花”,揭示了楊絳先生完美的生命結(jié)局。理解楊絳,繞不開一本書,即《我們仨》,透過這本書,作者看到了楊絳與親人的生死離別,亦看到了她的情深意切;作者看到了楊絳的樸實平淡,亦看到了她寧靜清潔的精神。作者既忠于原著,圍繞著孤獨、夢境和平淡等關(guān)鍵詞來解讀楊絳,同時又滲透了自己的所思所感,比如由楊絳先生失去親人的孤獨感聯(lián)想到爺爺偷偷翻看奶奶照片的情景等,語句情感飽滿,又不乏理性的判斷。

 關(guān)于靜美的作文         點擊查看更多
 作文寫作素材及技巧
CopyRight @ 2007-2015   中小學(xué)生作文大全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