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
時間已無情地將其摧毀,本以為十年的
風光已讓它不堪重負。然而,它依然在那兒,在微風中搖曳著翠綠的枝葉,在夕陽下閃爍著動人的光澤。它,就是
外婆家屋后的碧竹,在悠悠逝去的
時光中不顯衰老,反而更為茁壯。
碧竹,依然在!
十年前的一天,外婆帶著年幼的
我去
山上挖了幾株細小的
竹子,它們是如此嬌小,仿佛一陣風就能讓它們倒地不起。那天,外婆將它們拎
回家,栽種在了屋后,從那一刻起,碧竹就走進了我的
生活。
后來,那幾株碧竹慢慢映入我的腦海,成為我和外婆
一起生活的見證。我至今仍記得關于竹下挖筍的每個情景……
竹子長了好幾年后,它們的身下孕育出了不少新筍,我扛著一把小鋤頭,興高采烈地挖起筍來!芭椋 变z頭狠狠地扎進了筍里,將一棵筍劈成了碎塊,“不是這樣挖的!蓖馄藕χ更c道。急于求成的我迫不及待地將鋤頭二度砸下,這次
成功了!鋤頭插進了土地!我興奮地大叫,然而臉下一秒就漲成了豬肝色,
原來,年幼體弱的我竟拔不出鋤頭來了!我使出吃奶的力氣卻是枉然,直到外婆上前幫助才得以成功。那一刻,空氣中溢滿了
和諧溫暖,那幾株碧竹也仿佛在低頭
微笑看著我們。
外婆還在竹下養(yǎng)過
雞,她用紗網將那幾株竹子圍住,而后將小雞關進紗網中。那些小雞模樣
可愛得很,黃的,黑的,黃黑相間的。它們在紗網內上躥下跳,有的跳上廢舊的
井蓋,有的好奇地玩弄著新生的竹筍,有一只甚至一不小心跌進了一旁的
水溝中……那幾株碧竹看著可愛的小雞沒有說什么,只是微笑著高舉
手臂,手拉著手,為小雞們撐出了一片陰涼。
隨著年齡漸長,回外婆家的次數(shù)也日益減少,就算回去,也只是吃一頓飯后便匆匆趕回,碧竹漸漸淡出了我的視線。這是否代表著我
童年記憶的遠去,童年生活的結束?不,我迅速做出了否定的回答。在那個夕陽醉人的傍晚,我輕輕走到了碧竹面前,輕輕撫摩著它的枝干,我驚訝于它的成熟、它的健在。我的童年,我的碧竹并未
遠離,它
過去在那兒,現(xiàn)在在那兒,將來也會在那兒,我的童年記憶永不褪色,正如那碧竹,
四季常青!
【點評】 作文捕捉記憶中與外婆朝夕相處的畫面,以碧竹串聯(lián)
回憶,將童年對外婆的依賴和
溫馨的日子再現(xiàn),抒發(fā)了小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對外婆的愛戴之情。作文以記憶的片斷構成,畫面與時間的跳躍,貫穿了碧竹的
成長和“我”的成長,很好地描摹了“一景一物總關情”引領下的關于碧竹的童年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