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檳色的燈光像一條盛大的、熠熠閃光的瀑布,從高高的地方順流而下,在一桌有滋有味的筵席上浮動。
桌子的那一頭,是
奶奶和她從
美國歸來的大姐和大姐夫。這場筵席,是為了他們而辦的。一對重歸故里的老人都已是年邁了,此番回程,跨越太平洋深深的海溝,經(jīng)過十多個小時漫長的
等待,
可能是他們與故土相守的最后一回了。這是訣別,期限是永遠(yuǎn),然而這一次,橫亙在一桌子人中間的不再是
距離的遙遠(yuǎn),而是
時間——時間吹老
少年。
桌子的這一頭,是
我和
妹妹。少年不識愁
滋味,
眼睛也全被桌上的珍饈
美味吸引:楊梅湯的酸、綠豆餅的甜、炒百合的苦、酸菜
魚的辣……食指大動間,耳朵里卻刮過不少桌那邊傳來的
聲音。
我抬頭
看見奶奶局促地站著,
手中的玻璃杯也不知道怎么捧才好。她穿了那件
水綠色的領(lǐng)口綴了些白
花的外套——這是她壓箱底的寶貝,早已不時髦了,但她卻很看重,不輕易穿。
我知道她不愿冷場,也知道她的欣喜。一種綠芽在春霧里破土而出的欣喜,一種掬一捧輕
風(fēng)貼在臉頰便暖了心里的欣喜,一種漫天向著
太陽生長的欣喜,小心的、輕柔的,軟得像夏日里
寧靜的湖面。
她有時候講到小鎮(zhèn)這些年的變化,講到那個誰現(xiàn)在怎么樣了,絮絮叨叨地會說好多,都是些細(xì)小的、輕易就能消散在風(fēng)里的瑣事。但是那一對老人聽得很認(rèn)真,他們不再年輕的雙眼此刻變得寧靜,愉悅,安詳,像落了課的
勤奮的孩子,要把所有的遺漏從開始到結(jié)束全部填補(bǔ)上。整個
世界仿佛
瞬間安靜了,只有奶奶的嗓音緩緩地流出,他們的眼底盛著
綠洲、花海和霓虹,所有的
記憶和記憶中曾生動的悲喜都在剎那間返青了。
我透過迷離的燈光看他們,就好像穿過
時光的隧道看到他們年輕時的模樣。那個有兩
根麻花辮的少女和新婚的年輕夫妻,他們在
陽光下肆意地笑著,
青春從眼角眉梢劃過,停在唇角上灼灼地發(fā)著光。我聽到他們在歌唱,用深沉的、柔婉的、蒼老的、年輕的嗓音,唱著獨(dú)屬于他們的故事。心頭突突地跳,這是什么滋味在流淌?
待我回過神來,桌子那頭的三個人也唱完了那首歌。奶奶的雙頰紅彤彤的,她很
開心,甚至破例喝了一點(diǎn)酒。微醺的她熱烈地笑著,握著親人們的手,幾分驕傲地說:“瞧我這件外套,還是你們從美國寄來的,穿著不錯吧!”
一桌的人都笑了,嗔怪說她這么大歲數(shù)怎么還和小姑娘似的
愛臭美。我聽著打趣她的話,也笑了笑,但無故衍生出幾分心酸。我想到她把這件
衣服寶貝一樣地對待和時常注視著放衣服箱子的眼神。
這時候,收到信息,說是已經(jīng)訂了明天的機(jī)票,親人們馬上要回到大洋彼岸飄揚(yáng)著星條旗的國
家去了。大家全都沉默了。我看見奶奶側(cè)過臉去,一會兒又用手指快速地擦了擦眼角?墒钱(dāng)她轉(zhuǎn)過頭來,又如往常一樣輕柔地笑。她一面說:“我們不講難過的話,”一面又不放心,不停地囑托。
我慢慢低了頭,卻對眼前好滋味的
美食失去了
興趣。身邊的妹妹也是,低著頭、絞著手,不停地眨眼。
窗外什么時候下起
雨來,半黃的柳枝拍打著玻璃的窗。我突然想到古
書里說的:“楊柳枝,芳菲節(jié),所恨年年贈
離別!
我知道那是什么滋味了,如酒:是獨(dú)不見的酸、喜相逢的甜、恨別離的苦、不
再見的辣。
人們站起來,筵席也該散了。
喝醉的人們舉起杯,笑得眼里都是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