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
爭與不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
認識。
我認為,人們做事情,在過程中要
努力去爭,而對結果卻不必爭。
過程中要“爭”。
對手是
自己,目標只為做到最好,超越自己,F(xiàn)實中有的人標榜“不爭”,不是淡泊名利,而是為自己的不努力、不上進找借口。確實,在一開始就想著“不爭”會使自己喪失進步的動力。而當我們?yōu)橐患屡r,其實就
擁有了一種決心,一種力求做到最好的
信念。以前看過一個綜藝節(jié)目,百名少女不斷競爭,只為爭那十幾個出道名額,其中不乏一些基礎較差的
女孩,她們在節(jié)目的開始就意識到自己勝出的
可能非常小,但她們比別人更努力,只為彌補自己落下的功課,她們爭的甚至不是最后的勝利,只是想要超越
原來的自己。她們努力的樣子真的很
美麗。是啊,你不爭,怎么知道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呢?
結果“不爭”。已經(jīng)盡了最大的努力,展現(xiàn)出最好的自己,就沒有遺憾,F(xiàn)在不少人做一件事情,只為爭取好結果。不可否認,他們?yōu)闋幦『媒Y果也會做很多努力,但是若只為獲得好的結果而努力,很容易讓人喪失原則,不擇手段。如有的運動員為取得好的名次在賽場上使用興奮劑,有的考生為取得好的名次在考場上作弊。盲目爭取好的結果還容易讓我們否定自己,
因為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有最好的結果,運動員大都想獲得
冠軍,但冠軍只有一個。若過分看重結果,當我們沒有達到目標時,很容易放大結果的
失敗而忽視了我們曾為此做過的努力,更會讓我們從此喪失
信心,喪失下次努力的動力。因此,我們對結果要坦然接受,盡最大的努力即可,若獲得好結果,那是錦上添
花,若結果不好,我們也不必感到遺憾。我們的努力不會白費,因為進步真實
存在。
爭一個最好的過程,看淡一切或好或壞的結果,不斷戰(zhàn)勝自己,超越自己,提升自己。
教師點評: 許多人重結果而輕過程,作者有感于此,提倡在過程中要爭而對結果不爭,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作者主要運用事理論證、因果論證兩種論證
方法,不同于那些過分依賴事例論證的文章,這一點也是難能可貴的。
教師亮分: 基礎等級37分+發(fā)展等級18分=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