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
  
 
 網(wǎng)站首頁 | 小學(xué)生作文 | 三年級 | 四年級 | 五年級 | 六年級 | 初中生作文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中考滿分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考滿分作文
 古詩名句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梅花 | 蘭花  | 桃花  | 荷花  | 菊花 | 思鄉(xiāng) | 友誼 | 愛情 | 愛國 | 感恩 | 孤獨 | 思念 | 傷感 | 人生 | 動物
 名人名言愛情 | 讀書 | 勵志 | 時間 | 友誼 | 誠信  | 愛國 | 勤奮 | 奉獻(xiàn) | 真理 | 智慧 | 道德 | 成功 | 事業(yè) | 勞動 | 青年 | 青春 | 教育 | 思想 
 欄目類別: 高中生作文  >> 高中 >> 高二

品味孤獨作文

更新時間:2017/3/22 15:33:00  瀏覽量:2343
  諸子何以被尊稱為“子”?必以其一方才能而著稱。周公子德,孔子之仁,孟子之義,荀子之禮。這些“詩禮義”共同組成了禮儀之邦的文化傳承,諸子自然也因為提出此而著名于此了。這是最初余年幼之時背《論語》而對春秋百的崇高印象。
  余未曾拜讀過《道德經(jīng)》《齊物論》一類的著作,但當(dāng)自視,也只能稍窺《論語》做人的標(biāo)準(zhǔn)!墩撜Z》于余最深的印象是孔子仁義為懷,惟愿下自成蹊,天下大同。在無數(shù)孔子與弟子們的對話中,體現(xiàn)的是孔子作為老師,作為學(xué)者,作為求學(xué)之人在孜孜不倦的追尋;追尋禮樂,追尋標(biāo)準(zhǔn),追尋人與人交往的真諦,追尋真理;亦追尋《詩》《書》的厚重與典雅,追尋曾點的任性,顏四的安貧樂道,追尋淡然而知天命?鬃邮亲鳛檫@樣一位脫然塵世名垂千古的教育家形象闖入余的世界的。他的教誨迄今仍諄諄善誘,潤人心田。也許圣人自有其不完之處,余從來就不認(rèn)同孔子的尊卑有別一類不平等思想。但余還是懷著敬仰的心境謹(jǐn)記“勿施于人”、“三省吾身”的告誡。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孔子憑借其春風(fēng)及其書卷做到了。時至今日孔子仍被尊為“師”。然余未曾想到的是,孔子除了他的淡然處世,亦有他的積極用世。余自知孔子周游列國是失敗的,在日薄西的周王朝面前仁義是顯得蒼白無力的。于是余權(quán)當(dāng)仲尼周游是為了看遍世態(tài)炎涼,修煉人生哲學(xué)而走一遭的。但當(dāng)余細(xì)細(xì)揣摩孔子留下的只言片語之時,余始明了孔子志向之博大。孔子從來就不是隱士,他不會為了逃避責(zé)任而歸隱;不會因為絕望就對這個世界失去希望。孔子要堅定地站在蕓蕓眾生一方,與他們共享歡樂共擔(dān)不幸。人天下無道,正是因為天下混亂無道,孔子才毅然決然地站出來,去承擔(dān),去改變
  憑一己之力誠然單薄。于是韓非揶揄他,李贄諷刺他,老子否定他,諸侯摒棄他,唯有弟子們道“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也。”是的,孔子恓惶而寂寞,迷惘而執(zhí)拗,他清楚自我的理想,卻又苦于世人不解其苦悶。于是這樣一位巨人站在思想的巔峰,進(jìn)行著時間與人生的追逐,獨享孤獨的榮冠?鬃拥钠D苦,孔子的卓絕,孔子的轟轟烈烈,孔子仕途的失敗,如綻放的,終歸于夜的靜寂。然不失敗何以撼人心?不輝煌又何以長人志?不勇敢追逐怎知未來的變故,不勇于承擔(dān)怎體現(xiàn)大丈夫之志!但孔子失敗了,他一意孤行,坦坦蕩蕩,“知其不可而為之,既已往之終不顧!彼雷孕,永不回頭。也許孤身一人,也許明知會失敗,亦勇往直前。在這過程中,他是孤獨的,卻又是偉大的。這等的偉大,又這等孤獨,因為天下已不容他了!為他的堅定,余肅然起敬。
  相較于儒學(xué)之用世,道家自是提倡無為。由于余習(xí)道家文化時日不長,但余已較年長,雖無對儒家般了解頗深,但更有感而發(fā)。老莊是一脈相承的,他們飄然于世外,筆下塑造的是一個顛倒的世界與扭曲的哲學(xué)觀。他們冷眼相看這世界的黑暗,他們無為于神出沒的云端。他們像幽靈,隱匿于鬧世,卻埋下陰謀、冷酷與殘的語言;他們又像是惡魔,摒棄塵世的淺薄無知,寧曳尾于涂中避世而不愿改變。道家全然不同于儒學(xué)正是在此。余摒棄世人的評價,但從余心而言,這也是另一種形態(tài)的孤獨。
  世事渾濁,塑造了老莊冷漠的面具。老子閱遍史書,卻無法感慨世事滄桑。莊子實向往鯤鵬之志,卻終愿逍遙于外。蘇格拉底曾言“最聰明的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老莊亦是洞察了人生與自我,終選擇以荒唐之態(tài)示人。這又何不可悲可嘆呢?又何不可嘆可敬呢?這兩位聰明絕頂?shù)乃枷爰,在周朝大廈將傾,山河將崩,九州輻裂之時,選擇同樣詭變的方式,以思想,以沉默,以孤獨去與整個世界對抗!耙蕴煜轮寥,馳騁天下之至堅”,老莊是“無為”的象征,卻也是“無不為”的典型。思想家不鋒芒畢露,便選擇厚積薄發(fā)。他們?yōu)楝F(xiàn)實拒絕,便甘愿用自己的思想去創(chuàng)造一個內(nèi)心的世界。最大的寂寞不在于“道不同不相與謀”,而在于“縱吾有道,亦隱于山河”。不是不愿,而是已無力回天。在那滿紙荒唐言中,余恍惚看到那騎西去已無眷戀的老子,徒自垂釣無顧名利的莊子,他們冷眼下的一顆熱腸,他們獨享孤獨背后的一抹滾燙的。
  余生性喜鬧而不喜孤獨。于是余常秉燈靜讀,以求寧靜之心。恰如讀史,讀詩,讀那些寂寞的圣哲們,余又從這孤獨之中讀出了一份厚重,一份悠遠(yuǎn),一份堅定,一份偉大。
  諸子從來就不是因為著其名作而被尊稱為“子”,古今從不缺風(fēng)流騷客。諸子之所以以諸子之名流芳百世,定是因為他們獨有的生命哲學(xué)與人格魅力,凝聚了一個時代的厚重縮影,經(jīng)時間這面明鏡,折射出無與倫比的光彩。

 下一篇:回想曲作文
 關(guān)于孤獨的作文         點擊查看更多
 作文寫作素材及技巧
CopyRight @ 2007-2015   中小學(xué)生作文大全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