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
云: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
愛,弟敬,所謂六順也。
我的
家鄉(xiāng)“孝感”就是因董永之孝感天動地而得名的。董永賣身葬父是驚人之舉,于是很多人認為,孝是一件很
困難的事,
自己沒有太大能力或太多精力去踐行。
父母為撫養(yǎng)我們從早到晚、從春到冬,吃盡了千辛萬苦。有條件者,從物質(zhì)上
孝敬父母是應(yīng)該的,但物質(zhì)也不是他們唯一的需要,何況如今的
生活,他們并不都是愁吃愁穿,需要的只是那份孝的
心思。因此,對于孝,任何一個只要有
良心的、具備基本
道德的人,都可以做到甚至做得很好。
孝,可以只是一句
溫暖的話。父母
工作一天后回到家,
如果我們笑盈盈地迎上去并送上一句“爸,媽,辛苦了!有什么事讓我干呢”的話,他們一定會全身涌起陣陣暖流,感到
幸福和舒暢。
孝,可以只是陪父母散散步,聊聊天。跟他們說說
學校或單位發(fā)生的
有趣的事,陪他們在月光下悠悠地走走,講幾個笑話,
回憶自己小時候和
爸爸媽媽一起的
快樂時光。這個時候,把快樂送給父母,便是他們最
開心的時刻。
孝,可以只是不要父母為我們過分勞累。有些事,由于體力、技巧等原因,可以讓父母去做,但自己能做到的事就不要讓父母代勞、受累了,自己去把它干好。不少媒體報道:大一新生報到時,父母滿頭大汗地背著行李四處奔波,而不少新生或自在地聊天,或悠閑地玩弄著
手機……這些現(xiàn)象實在不應(yīng)該出現(xiàn)。作為子女,應(yīng)盡量為父母著想,減輕父母的負擔。
孝,可以只是在父母年老時能抽點
時間的
陪伴。有人說,我工作、
學習很忙,不容易做到。其實,陪伴一下也并不難。已成家者,可把父母接到自己家里住一段時間,可在假期短暫
回家;若是學生,可早晚抽點閑暇時間與父母說幾句話……正如《常回家看看》那首歌唱的:“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這樣看來,即使在這個物欲橫流的
世界里,只要我們多想想這個“孝”字,在每一個細節(jié)上虔誠地對待父母,認真地去體會一下“孝”對我們做人的意義,孝敬父母是不難的。
“孝”是一杯清
茶,能讓唇齒留香。心中有孝,父母便能
感受到你送去的溫暖,就會身心愉快,就會健康長壽。父母生活得幸福,對兒女來講,又怎能不是一件最幸福、愉快的事情?
【評點】 文章立意新而有意義,
關(guān)注了社會上人們普遍
關(guān)心的問題,體現(xiàn)了它的社會
價值。把“孝”說得很通俗易懂,可推動人們自覺的行孝行為。所敘事例從生活中來,具體而親切。說理全面、辯證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