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大元寶,并非金銀造。味
美稱佳肴,
過年家家包!辈虏滤鞘裁?對了,它就是餃子。
這個除夕之夜,
我們準備吃餃子來過完2008年的最后一天。這不,天還沒暗,我們就開始
行動了。
爸爸買完菜和肉回來,
媽媽和我就對它們進行細加工,媽媽負責洗菜、切肉,我呢,就把切好的肉末和菜放在鍋里,加了點清油和調(diào)料,再攪在
一起拌成餡。一切完成,準備就緒。
到了傍晚,爸爸宣布這次主題是“
包餃子大賽”,
規(guī)則很
簡單,比誰包的餃子又多又好。咦,包餃子大賽!這倒挺新鮮的,我也要試試看,爭取拿
第一!邦A(yù)-備-”,爸爸一
聲音令下,
比賽開始。
我眼疾
手快,挑了一塊最大的餃子皮,把它小心翼翼地平攤在左手上,右手拿起木片,在鍋的邊緣鏟一塊餡料。不料,
可能是太
緊張了,我在運回餡料的途中一抖,餡料彈向空中,然后“吧唧”一下,掉在我腳下,
第一次行動
失敗。
看看旁邊的爸爸媽媽吧,媽媽使出“
蜻蜓點
水”的
功夫,用木片飛快地鏟出一塊兒餡料,又以眨眼的速度往餃子皮上一點,奇怪的是媽媽的帶有餡料的木片好像聽她的話一樣,剎那間能把餡料粘在餃子皮上,而不像我放幾下都放不上去。我問媽媽有什么秘訣,她對此只是淡淡一笑。而爸爸呢,他和我一樣笨拙,只能看著一只只玲瓏精致的水餃在媽媽手中誕生。
我也不能就此認輸,更加小心地鏟了一塊餡放在餃子皮當中,然后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一點點地把周圍的皮兒重疊,再捻
在一起,可是并沒有像媽媽一樣在周圍捻出好看的
花紋,反而把餃子捻破了。我不甘心看到餃子“受傷”,就拿起一塊面把“傷口”堵住,誰知這邊堵了,那邊
因為我用力太猛也給破了,我又在那兒補上一塊。這邊破了補這邊,那邊破了又補那邊……手忙腳亂,疲于應(yīng)付,當我再次看到餃子時,我不敢相信
自己的
眼睛,那……那分明是“
湯圓”嘛!
今天又不是
元宵節(jié),爸爸向我投來“
敬佩”的目光!皽珗A就湯圓,怎么了!”我大喊一聲,于是將錯就錯,又補上了一些面和餡,于是是餃子變湯圓,湯圓變花卷,花卷又變饅頭,饅頭又變……我在饅頭上不小心捏出三個洞,我們戲稱為“保齡球”。
游戲結(jié)束了,可想而知我得了第一名(倒數(shù)的),我苦笑一聲,并想像著吃保齡球的那副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