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去北京
旅游,
我和
母親有幸住在北平
花園民宿。這是一
家袖珍型的花園式旅店,只有六間客房。這家旅店,周圍滿坑滿谷都是鮮花,我被那迷人的花香
陶醉了。旅店的
老板是一位三十來歲的普通女子,名叫睫毛,她輕柔的話語猶如春
風般醉人:“
人生到現(xiàn)在只
羨慕兩件事,別人的花園比我大,花比我的多!苯廾刻斓轿寮衣玫甏蚶砘ɑ
草草,將旅店布置得
溫馨怡人。在寸土寸金的北京,睫毛沒有忙碌追逐,只是精心布置著旅店,把芬芳
美麗帶給旅客。
我覺得睫毛身上散發(fā)著一種工匠
精神,沒有貪多求大,而是精益求精,將小小的旅店服務做到極致。
說到此處,我不禁想起日本的森岡督行。他
堅持一家
書店一周只賣一本好書。在電子書盛行、
網絡書風靡
世界的年代,他沒有輕言
放棄,精心地為讀者挑選一本
優(yōu)秀的書,然后開辦講座
介紹這本書,F(xiàn)在找他推銷書的人很多,到他的書店買書的讀者也很多,
因為讀者節(jié)省了選書的
時間。對森岡督行而言,做一家
賺錢的書店并不是他最想要的,他想讓實體書店、紙質書在這個浮躁的時代生存下去,用他
自己的方式,久一點,再久一點。
在一本雜志上看到,泰國有一位大廚,名叫Tmas,他放棄了皇室
廚師的
工作,在拜縣幽僻的
小巷開面館。Tmas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每日
選擇最新鮮的材料,做好每一碗面,把
幸福的
味道分享給每位有緣人。
聽老爸介紹說,北京有一對夫妻,老公叫老黃,老婆叫甜甜,同樣
追求“精益求精”。兩人放棄了
城市里“越來越沒意思”的
生活,在郊外租了四合院,一心一意做柴燒。柴燒,是利用薪柴為燃料燒成的陶瓷制品,是一種古老技藝,燒窯難度相當高,成品不足五成。而老黃和甜甜的成品更少,有時甚至“全軍覆沒”。但是夫妻倆笑著說:“沒關系,誰叫自己
喜歡呢!
談到工匠精神,我又想起英國的Rowena。作為一位莎翁粉絲,Rowena懷揣著一場仲夏夜之
夢,用50年的時間,僅憑雙
手,在懸崖峭壁上開鑿臺階,修整舞臺,把自家后院打造成世界上最高的劇場——米納克劇場。當這一壯舉吸引了大量游客后,她并沒有就此止步,而是越發(fā)精雕細琢,甚至雕刻花紋、鐫刻簡介。她所做的這一切,只是因為
熱愛,只是因為想做得更好,只是因為想邀請更多的人吹著海風,伴著海浪看一幕莎翁的戲劇。
畢淑敏說過:“人生有無數(shù)岔道,在分歧的
路口,多半擺著
誘惑。我們常常被物質的光怪陸離耀花了眼,需要在漆黑的靜夜
想一想,想想我們與生俱來的
理想,想想我們將要邁步的臺階,離我們最初的目標是近還是遠。
眼睛固然是有用的,但閉上眼睛的時候,我們才能更好地
傾聽心靈的回答!
精益求精,不只是一種工作
態(tài)度、一種工匠精神,更是一種人生境界。拋卻利益,不忘
初心,在網一般的現(xiàn)實世界中,開辟一片世外桃源,聽
花開花落,看小
橋流
水……
教師點評 文章開
門見
山,用北京普通女子睫毛經營鮮花旅店引出精益求精的深刻內涵。接著羅列數(shù)個具有匠人精神的
平凡人物來深化主題:一周只賣一本好書的森岡督行;在幽僻小巷開面館的皇家大廚;醉心做柴燒的北京夫妻;在懸崖峭壁上打造露天劇場的莎翁粉絲。這些事例無不揭示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精髓,那就是“
用心活,用心干,用心經營,用心詮釋人生”。文章立意深刻、
文字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