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是誰說過,來北京不去故宮長城,就不算來過北京。這長城嘛,咱是去過的,這次呢,終于可以去故宮了。
早就聽說故宮人多,
因為長安
街不讓停車,于是
我們走的是北
門而不是正門午門。在北門口,
發(fā)現(xiàn)人不是很多,還在竊喜
今天沒什么人逛故宮,進(jìn)到里面,才知道我的
想法有多荒謬!
門內(nèi)幾乎沒有站腳的地方!北門
原來是主要用作出口的,門內(nèi),大量的人向外擁;門外,還有人想進(jìn)去。
感謝故宮
參觀規(guī)則的制定者,將入口門和出口門分開了,不然做
夢也別想擠進(jìn)去。
好不容易來到光緒結(jié)婚用品的
展覽處——這可是離北門最近的展覽處。結(jié)果什么也沒看到,里三層外三層的游客圍了個
水泄不通!兩個殿的展廳,愣是只能
看見一個紅色的“囂”字,其他都被一層層的人墻擋得嚴(yán)嚴(yán)實實。密密麻麻的閃光燈
燈光被展廳的玻璃反射過來,晃得人
眼睛難受!還有不少人沒
規(guī)矩,左推右搡,拼命往前插,惹得周圍一片白眼,也不知道又有多少佛爺,在混亂中賺了個缽滿盆盈。
進(jìn)了過道,才知道剛才純粹是熱身!三人寬的過道里,至少擠進(jìn)了上千人!而且一進(jìn)一出,兩個方向的都有!你要矜持,你要端莊,對不起,估計到閉館時你都別想出園!擠得難受,只得把旁邊的
人生硬地擠到一邊,好空個位置讓
自己進(jìn)去!可惜,很多宮殿都不允許參觀,可以參觀的,都用玻璃罩得嚴(yán)嚴(yán)實實。
縱觀整個故宮,最值得去的地方,莫過于珍寶館和
鐘表館了——雖然去鐘表館和珍寶館都要另買門票。
珍寶館里都是我國的國寶,雖然有一些是復(fù)制品,不過因為仿得惟妙惟肖,所以也可以大飽眼福。各式各樣的如意、餐具、服裝、飾品等珍寶,都是其他地方難得一見的:像玉如意、金如意、瑪瑙如意,
雞血石碗、玉石筷子、純金餐具,鳳冠、龍冠、龍袍,翡翠佩、用多種寶石制成的頸飾、玉鐲子,還有那紫水晶鼻煙壺、水晶餐具、整塊祖母綠制成的一種樣子像管子的東西,甚至還有千年前的碑文和戰(zhàn)國前的石鼓!每件珍品都堪稱稀世絕品,任何一件都
價值連城,甚至是無價之寶。因為這些寶貝不僅本身稀有,更是民族文化乃至東方文化的代表。珍寶館分四個館,有珍寶館一至三及一個石鼓館。珍寶館一主要展出一些宮廷首飾;珍寶館二主要展出一些宮廷餐具;珍寶館三展出的是一些稀奇的古玩;而石鼓館,顧名思義,展出的是石鼓,不過,還有一些古碑的拓品。
珍寶館一的人最多,尤其放置古代皇后衣著首飾的展柜前,更是人
山人海。后來
工作人員出面了,跟在人流后面大喊:“不要擠,不要擠,照完就往前走,別人也要照……”想要從頭走到尾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珍寶館二和三相對來說人就比較少了,雖然擠,但還保持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nèi)。石鼓館最
可憐,幾乎沒人參觀,偌大一個展館,游客不超過20位——還得算上我們和一個十多人的日本
旅游團(tuán)。
珍寶館附近有塊九龍壁。故宮的九龍壁,是中國九龍壁之首,是中國最大的九龍壁,比山西的和北海的大了不知道有多少。
至于鐘表館,就不像珍寶館那樣分成什么一、二、三館了,就是一個大的展館。里面展出的是各式各樣的近代鐘表:西洋的、東洋的、中國的……各種鐘表造型各異,都取材于各種
神話和民間傳說,甚至是新的
發(fā)明或者身邊人物。更有甚者,把鐘表制成了一個盆栽!
鐘表館里最不缺的就是人,每只鐘表前都有幾層游客在拍照。當(dāng)然,這些鐘表確實很漂亮:有的做成了蓬萊仙山的樣子,有的做成了天使,有的直接和
電視連在
一起……各種樣式可謂層出不窮,各種奇思妙想開闊了我們的眼界。
出了珍寶館,就是太和殿、中和殿與保和殿。
首先呢,要參觀這三座大殿,得上三段臺階。每段臺階的盡頭與另一段臺階的起始間有一圈平臺連接,上到第三層,就是三座大殿的所在。這三座大殿,雄偉是挺雄偉的,可惜上不去,一層層游客圍成了人墻。上面的人還沒有下來,下面的人就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想擠上去了,
根本不給剛來的游客上去的機會。
如果規(guī)規(guī)矩矩排隊,不插隊的話,至少要
花費兩個多小時。從午門出來的時候,在
橋上又排了一個老長的隊,行進(jìn)的速度要多慢有多慢,簡直和蝸
牛有得比。
教師點評 這是一篇
游記,寫了作者對故宮的直觀印象。語言直白詼諧,娓娓道來,卻又透著文化氣息,讓人猜到小作者是個
愛讀書的孩子。文章雖長些,但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