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在
家玩耍時,聽到賣糖
葫蘆的吆喝聲,就纏著
媽媽買著吃。有時候還偷偷地跟著賣糖葫蘆的走
街串巷。不是饞那糖葫蘆,而是饞那悅耳的吆喝聲。
經(jīng)常來
我家
門口叫賣的是個老北京,一家子都是賣糖葫蘆的。據(jù)他講,他
爺爺在清朝那會兒就賣糖葫蘆。
所以,他的糖葫蘆絕對正宗,到底是不是無從考證。但他一口悅耳的吆喝聲,讓我深信不疑。那會兒我還小,還不懂什么叫正宗不正宗,判斷的唯一
標準就是誰吆喝得好聽就買誰的吃。
于是,我跟這個老北京混了個臉熟。那一段日子,只要他經(jīng)過我家的門口,他的身后就會跟著一個和他
一起扯著嗓子吆喝的5歲小破孩兒。
老北京很
喜歡我,每天收攤兒前都會給我一串糖葫蘆作為報酬。有一次,他摸著我的腦袋說:“多好的孩子啊!以后真成了賣糖葫蘆的,就毀嘍!”年幼的我不懂這些話的意思。于是認真地望著賣糖葫蘆的說:“趕明兒我一準兒干這個。”老北京笑笑不語。
15年后,我長成20歲的大小伙兒。那個賣糖葫蘆的老北京再也見不到了。我每天都在為
人生的前途奔波,現(xiàn)在的
理想是當個白領(lǐng),再也不想小時候賣糖葫蘆的事了。那悅耳的吆喝聲也隨著時代變遷被遺忘得干
干凈凈。
終于,在一次
春節(jié)的廟會上,在熙熙攘攘的人
群中,我又看到了那個陌生又
熟悉的
身影。雖然15年
過去了,老北京的模樣依然沒變。我跑上前去和他打招呼,向他比劃15年前那個小破孩兒。
他驚異地望著我,然后慈祥地笑了,像發(fā)現(xiàn)了一個舊
夢。他遞給了我一串糖葫蘆。“提前付你的工資,像當年一樣跟我吆喝。”我仿佛又找到了
自己的
童年,然后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無論如何張不開口,原地呆了半天。那太丟人了,我已經(jīng)是個20歲的青年了。
老北京笑了笑說:“怕了,我就知道。還是那句話,‘多好的孩子啊!以后真成了賣糖葫蘆的,就毀嘍!’”然后,他一個人吆喝開了。
冰--糖--葫蘆……
葫蘆--冰--糖……
那悅耳的吆喝聲悠悠揚揚進入我的腦海,像一縷殘夢--
胡同深處、四合院、門墩兒--小破孩兒--媽媽……一股熱浪敲擊我的心房,終于我拋開一切,敞開喉嚨--
冰--糖--葫蘆……
葫蘆--冰--糖……
吆喝,老北京的符號,有著老北京淳厚的
味道。時代變遷,但北京那如歌的吆喝聲卻穿過
歲月飄向2008,到那時候,讓
世界友人都來聽聽地道的吆喝,品嘗這醉人的京韻吧--
冰--糖--葫蘆……
葫蘆--冰--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