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最近,讀到這樣一段
文字,現(xiàn)在拿來,跟大
家分享一下。
“下午4點半,方才還空蕩蕩的小
街,像迅速充脹的救生圈,被各式私家車和眼巴巴的家長塞滿了。開閘了,小人兒
魚貫而出,大人們蜂擁而上。一
瞬間,無數(shù)的昵稱像
蟬鳴般綻放,在空中結(jié)成一團熱
云。這個激動人心的場面,只能用‘失物招領(lǐng)’來形容。那個
黃昏,
我突然替眼前的孩子惋惜---他們不會再有‘
放學(xué)路上’了。他們被裝進一只只豪華籠子,直接運回了家,像貴重行李!
其實,看了這段文字,我最想問大家的是,你們現(xiàn)在的放學(xué)路上,真的這樣乏味無聊嗎?
生:嗯,何止是無聊,簡直是受罪。我
媽媽每天都來接我,然后,她就開始她那永遠不變的問題:
今天學(xué)的什么?學(xué)會了嗎?要是說學(xué)會了,她就會說,不要以為會了就行了,要做到最好;要是沒學(xué)會,她就會問,為什么沒學(xué)會?是不是
上課開小差了,別人學(xué)會了沒?是不是只
有你一個人沒學(xué)會?天啊,媽媽的問題永遠就像滾滾長江東逝
水一樣,一波一波,沒完沒了。
生:我是每天
自己坐公交車
回家的,天天坐,當然會乏味,而且,我們放學(xué)的
時間和很多大人下班的時間差不多,所以,有時候擠得就跟沙丁魚罐頭似的。大多數(shù)時候我都是站著看車
窗外的
風景。不過,實在看夠了,無聊了,或者突發(fā)奇想了,就端詳車里的人。發(fā)現(xiàn),坐公交車的,大都是學(xué)生和一些看起來很年輕的人,也有老年人,但是不多。中年人應(yīng)該很少。我猜,
可能這個年齡段,大多數(shù)人都買了車。
師:呵呵,你小子,不但善于觀察,還蠻善于分析的嘛,看來,腦袋不是瓢啊。
生:其實在公交車上,最有意思的是
讓座。就是前天吧,我坐的那個車上來一個老人,胡子茬都白了。所以,他剛一上來,坐在
門邊的一個小伙子就立馬站起來,給他讓座。誰知道,這個老頭是堅決不坐,他非要站著。沒辦法,那個小伙子只好再坐下去?墒,一個大小伙子,安安穩(wěn)穩(wěn)地坐著,一個老人,卻扶著個桿子,東倒西歪。雖然周圍沒有人說什么,但是,看得出,那個小伙子坐得很不得勁兒,所以,他又央求那個老人坐。可是,老人仍然很堅決地搖頭,也不知道是為什么。最后,那個小伙子干脆也站起來,兩個人都站著,
特別好笑。
生:嗯,有時候,老人是很奇怪的。有一次,我看到一個老太太上來,就立刻讓了座,然后她就毫不客氣地坐下,一句話都不說。一般你讓了座,老人都會說謝謝的,可是這個老人就不一樣。后來,車猛剎車,我沒站穩(wěn),一下踩到她的腳,她就很
生氣地說:你踩到我腳了!把我氣得夠嗆---我把位置讓給你,你還這么嬌氣。
師:看來,公交車上,真的是
人生百態(tài)啊!
生:就是讓座這個事,其實也有另外的情況。我看到的這個是早上上學(xué),
因為我們上學(xué)都比較早,所以,一般公交車上都不是特別擠,站著的人也就那么三五個,而且,很多人都在
睡覺。那天早上,上來一個老太太,就站在一個
女孩子面前,那個女孩兒一開始是在玩
手機,可是,看到這個老太太
走過來,她就立馬閉上
眼睛開始睡覺,可是,那個眼皮一動一動的,
根本就沒有睡著嘛。
生:還有還有,公交車上不是經(jīng)常有那個黃色的
座位嘛,那是專門給老人
小孩等人坐的,它們比較矮,坐起來方便。有次我上車,發(fā)現(xiàn)有三個黃色位子都空著,可是旁邊兩個姑娘卻站著。我上去坐好后,就聽一個對另一個說,這是專門給那些老人坐的,就是空著也不能坐。我聽了感覺這兩人
傻得有些好笑:現(xiàn)在不是沒有老人小孩嗎?那就先坐著,等有人上來再讓出來就是,真是呆!
(所有孩子都笑起來。)
師:公交車
見聞,還有人要說嗎?
生:就是昨天下午,我坐車回家,突然,司機一個急剎車,滿車的人頓時“前仆后繼”,大家埋怨著司機怎么開車的,司機則對著前面大罵“找死啊!”。
原來,有個騎摩托車的人突然橫穿
馬路,沒辦法,司機只好猛剎車。要是你經(jīng)常坐公交車,你就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摩托車、電瓶車,就跟那個飛車黨、敢死隊似的,完全是橫沖直撞。
師:怎么會這樣呢,不要命了?
生:沒人管得到他們,像汽車什么的就不敢,闖了紅燈要罰款扣分,可是摩托車、電瓶車就管不到。
師:那也不行啊,一旦出危險,小命就不保了。
生:人都有僥幸心理嘛,覺得一般不會出事情吧。
師:那,你們會這樣子嗎?
(大多數(shù)
女生說不敢,幾個男孩子則在壞笑。)
生:我
爸爸說,中國人的
規(guī)則意識就是差,這也是一個具體表現(xiàn)。
(一個男孩突然冒出一句,大家都轉(zhuǎn)過臉,望向他,
教室里靜下來。)
師:
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
珍惜它,是我們自己的事情,所以,這件事,我不想說太多。那么,關(guān)于放學(xué)路上,還有要分享的事情嗎?除了坐公交車,還有采用其他方式的嗎?
生:我是步行的,因為我們家離
學(xué)校特別近,也就有1000米吧,所以,都不用爸爸媽媽接送。這條路上賣
小吃的特別多,有烤紅薯、涼粉、
小籠包什么的,我常常走一路吃一路,我媽說我就是一吃貨。
(大家都笑起來。)
師:剛才大家說了好多好多關(guān)于放學(xué)路上的事,或許,我們這個時代的放學(xué)路上,和以前,就是作家所
經(jīng)歷的上學(xué)路上完全不一樣,但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符號,這些符號都可以引發(fā)我們的
思考。放學(xué)路上,是我們觸摸這個社會的時段,在這個時段,你總是會看到、聽到、
感受到一些什么,透過這些,融入你的思考,就是你的放學(xué)路上,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作文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