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
  
 
 網(wǎng)站首頁 | 小學(xué)生作文 | 三年級 | 四年級 | 五年級 | 六年級 | 初中生作文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中考滿分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考滿分作文
 古詩名句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梅花 | 蘭花  | 桃花  | 荷花  | 菊花 | 思鄉(xiāng) | 友誼 | 愛情 | 愛國 | 感恩 | 孤獨 | 思念 | 傷感 | 人生 | 動物
 名人名言愛情 | 讀書 | 勵志 | 時間 | 友誼 | 誠信  | 愛國 | 勤奮 | 奉獻 | 真理 | 智慧 | 道德 | 成功 | 事業(yè) | 勞動 | 青年 | 青春 | 教育 | 思想 
 欄目類別: 高中生作文  >> 高中 >> 高三

“拾起”主義作文

更新時間:2015/11/4 10:15:00  瀏覽量:2430
  魯迅先生曾在《拿來主義》中犀利地抨擊了國人對傳統(tǒng)文化“大方送出,不求索取”的錯誤態(tài)度,指出“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幾十年過去了,當西方的圣誕節(jié)和情人節(jié)在中國日益紅火、聲勢浩大之時,先生深刻又極具預(yù)見性的批判,瞬間具有了現(xiàn)實的深意。
  中華文化歷經(jīng)五千年的傳承,已成為這片土地上最為鮮明的標志。從清明時節(jié)的紛紛細、蘇軾“千里共嬋娟”的希冀,到那“勝卻人間無數(shù)”的鵲一遇;從汪洋恣肆的翰墨、綿延千載的中華武學(xué)、余韻流京劇藝術(shù),到精致多姿的亭臺軒榭、無可比擬的古典園林、雅致不俗的琴韻笛聲,從讓人眼繚亂的民間工藝、傳統(tǒng)習(xí)俗,到讓人引以為傲的中華文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如同一葉扁舟,滿載著許多仁人志士、遷客騷人,甚至是普通百姓的曼妙幻想、離愁別緒,熱忱探索,不斷前行。
  睹物思人,望月思鄉(xiāng),獨自漂泊,遠離園。詩人心中難以割舍的情懷,或如清東流,或如青漫溯,唯有每逢佳節(jié),或吟詩,或登高,或撫琴,以此來傳遞自己心中的鄉(xiāng)情。可以說,古時的節(jié)日是詩人們的精神寄托,也是中華文化文明的積淀。
  京劇、中醫(yī)、爆竹、對聯(lián)、武術(shù)、民俗……這些詞匯已經(jīng)漸行漸遠,但似乎誰也沒有在意過它們的存亡!也許有一天它們都會如“秦皇漢武”般,成為教科書或者詞典里的一個詞條。對此,我們只能感慨--沒有深厚、綿遠文化的民族是可憐的,但有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卻不知道珍惜的民族更是可悲的。
  也許是今天的物質(zhì)生活過于豐富,也許是如今的科技發(fā)展過于迅猛,傳統(tǒng)文化中的那份底蘊、那份內(nèi)涵、那份意境早已日漸淡化。國人來去匆匆,已經(jīng)無法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土地上。隨之而來的是西方的神秘與開放、活潑與新鮮,中華燦爛的傳統(tǒng)文化就算沒有被拋棄,至少也在逐漸地被人們淡忘。
  莊子認為,每個人都應(yīng)有一雙用來審視靈魂的身體之外的眼睛。這雙眼睛不會被浮遮蔽,不會被黑暗掩蓋,是“天府”中的“葆光”,能為我們指引航向。當有識之士開始提議復(fù)興傳統(tǒng)文化的時候,許多人才突然意識到,我們正在淡忘的是傳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的“基”,這種復(fù)興沒有絲毫商業(yè)的成分在里面,只有對民族文化的深刻救贖。
  當我們?nèi)栽谇迕骷耐邪嫉臅r候,當我們?nèi)栽趫A月下享受團聚的時候,當我們?nèi)匀サ歉卟删盏臅r候,當郎織女的凄美柔情仍被小孩子們津津樂道的時候,我們便可以由衷地微笑,便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中華民族依舊是那個擁有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獨一無二的民族,民族文化離我們依舊很近,我們現(xiàn)在“拾起”它還不算晚。
  如今,對外來文化的恰當“拿來”已不可或缺,但我們對自身文化的“拾起”更顯得尤為必要。停下我們匆忙的腳步,“拾起”我們曾經(jīng)淡忘的傳統(tǒng)文化,重新詩意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這便是所謂“拾起”主義的深刻內(nèi)涵。

 上一篇:陳駝背作文
 關(guān)于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         點擊查看更多
 作文寫作素材及技巧
CopyRight @ 2007-2015   中小學(xué)生作文大全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