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是人人都會的基本技能,它讓
我們獲得信息,與人交流。然而,汽車的喇叭聲,
因為一些
雞毛蒜皮的
小事,鄰里、
朋友之間的怒罵聲••••••在這個
熱鬧喧囂的社會里,越來越多
無用的
聲音占據(jù)了我們的大腦。也許這個時代的代名詞便是浮躁吧,每個人都是匆忙的,但情感卻趕不上它的節(jié)奏,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那些真誠的聲音成了耳邊
風,點點滴滴的
溫暖被
奔跑的雙腳踐踏。
在期中
考試前一個星期,所有
同學都在拼命復習,爭取考出一個好
成績。而代價就是犧牲了睡眠
時間與放松的時間,每天頂著黑眼圈的我們,在本應充滿活力的
歲月里,卻連一句多余的話也不想說。鋪天蓋地的卷子襲來,免不了有時成績不
理想。那天,一張函數(shù)考卷給了我嚴重的打擊;氐
家,正在我一個人煩悶的時候,
媽媽走了過來。她翻了翻我的試卷,看到那鮮紅的
分數(shù),十分
生氣,但看到我悶悶不樂的樣子,又不好發(fā)作,便批評道:“傷心什么,考成這樣還不是怪你
自己,總結一下錯因,下次別再考出這么讓我丟人的成績!蔽壹词怪缷寢屨f的有道理,但還是
忍不住委屈地說道:“又跟你無關!眿寢屢宦犚矝]了
耐心,積壓在她嘴邊的
嘮叨如黃河之
水滔滔不絕地傾瀉出來。從成績到升學,從
學習態(tài)度到
作業(yè)質量,樣樣俱全。二十分鐘后,媽媽停了下來,留下一句,你自己好好想想吧,就走出了房間。我一個人趴在床上,叛逆地想,你的嘮叨真是浪費我的時間!心里更加煩躁,一整天也沒有再跟媽媽說一句話。第二天,我在
書桌上發(fā)現(xiàn)了一封信,是媽媽寫給我的。信里只有兩行字:“孩子,媽媽昨天的言行確實有些過分,媽媽向你道歉。我應該多聽聽你的
感受,多
鼓勵你。你能原諒媽媽么?”
我的
眼淚與內疚
一起涌出了眼眶,昨天的爭吵,其實都是我的錯吶,媽媽苦口婆心的“嘮叨”,諄諄的
教誨,不都是深深的
愛嗎。而因為我的不耐煩,本應被牢牢記在心里的、本應以認真
傾聽對待的話卻被我遺忘在了腦后。
平常在作文中,我常常批評的那些不會傾聽、不
珍惜親情的人,不正是我自己嗎?在我們每天繁忙的
生活中,傾聽這種
美好的品質,漸漸被人們遺忘。那些寫在紙上,說要認真對待他人的話語,不被忙碌的生活蒙蔽雙眼的我們,真的做到了嗎?傾聽,這種看似
簡單,卻蘊藏有大
學問的品質,我們真的
擁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