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陳
同學:
你好!
對于你因
父親違章且屢勸不改而舉報父親之事,
我想贈俄國作
家列昂諾夫的一句話給你——“一切難以理解的,終將真相大白!
當真相大白了,你就能理解了,我想。
首先,你得諒解父親。
父親是女兒的至親,女兒是父親的掌上明珠,這種情是誰也分不開化不掉的。作為
家人,你勸阻父親開車時不要接聽
電話,父親肯定能理解你對他的好,對他的
愛。但是,法律是柄無情的利劍,誰觸到它都會受傷。你的舉報,肯定會讓父親遭到處罰,更重要的是會傷父親的心,父親
可能會埋怨你,指責你,但是,一切的誤解,一切的傷害,都可以用
時間來化解,來撫平。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冷靜
思考,父親一定會理解你、原諒你的。
其次,你還得理解
質疑你的人。
有人質疑你,認為你舉報父親是一種不孝。這你應該能理解,
因為中國傳統(tǒng)所講的孝,有著“尊親”“弗辱”“能養(yǎng)”的內涵,即
尊敬父母,不讓父母受到羞辱,能贍養(yǎng)父母。你的舉措,的確傷到了父親,至少會讓父親感到羞愧。但當父親
明白你舉報的初衷后,應該會理解你原本是為他好,是為了化解他危險的處境。你對父親的孝,其實不亞于任何人。
更讓你難以接受的,恐怕是還有人認為你品德有問題。 《孝經》 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庇行┤藫苏J為你舉報父親是教養(yǎng)有問題,認為你完全不顧父女情面,十分冷血。既然你對
自己的父親都不尊敬、不
孝順,那么,對其他人還能好嗎?這樣的拷問,看似義正詞嚴,實乃糊涂之人的糊涂思想。你的舉報本是出于無奈,出于真愛,出于對父親的
生命負責的態(tài)度,而這恰恰可以看出你具有良好的教養(yǎng)。從另一角度來看,也可以看到你的智慧,古人說:“兩害相權取其輕。”父親受處罰丟面子與丟性命相比孰輕孰重,連三歲孩童也看得明白。所以,你暫時的“冷血”,一時的不顧父女情面,是對的,也是明智之選。
你做的這一切,本出于善意,當質疑者明白了你的善與孝之后,他們肯定會理解你,接受你的!
最后,我要再次把列昂諾夫的那句話送給你——“一切難以理解的,終將真相大白!
祝你學業(yè)進步!
明華
2015年6月7日
整體評價 文章用列昂諾夫的一句名言“一切難以理解的,終將真相大白”串聯(lián)全文,結構上前后呼應。文章以“理解”為核心,在肯定與支持小陳的做法這一前提之下,從父親的角度、質疑者的角度出發(fā),換位思考,呼喚各方的互諒互解。文章沒有鏗鏘有力的道德聲討,而是從不同立場出發(fā)思考問題,表明態(tài)度的方式溫和而堅定,使人易于接受。 (黃紹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