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作為西方繪畫史中的主體繪畫方式,起源于600多年前的歐洲,在歷史上用它來表現(xiàn)具有東方文化特質的佛教題材的油畫作品并不多見。而今,玄奘西行、鑒真東渡、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日本高僧空海入唐求法……這些在
世界文化交流史上聲名顯赫并產生重大
影響的歷史事件,首次以巨幅油畫組圖的形式在無錫靈
山梵宮內一一呈現(xiàn)。
這組具有史詩意義的大型油畫組圖,由眾多著名文化研究專
家、著名畫家聯(lián)合組成的創(chuàng)作團隊歷經兩年的艱辛
付出后,開創(chuàng)性地完成。這一凝聚了眾多專家學者智慧和
理想的12幅大型油畫,懸掛于靈山梵宮入口廊廳的左右兩側墻面,畫布寬3米、高6.82米,分為四大板塊,每個板塊由3幅作品組成,每幅作品
獨立成篇。以
時間為序列,以佛教的傳播、交流和當代佛教發(fā)展為主題,從鹿野苑“初轉-法-輪”、“靈山說法”的佛教思想體系的形成與完善開始,到佛教傳入中國的東傳、西求的傳播發(fā)展進程,再到近現(xiàn)代中國佛教中興、傳播、發(fā)展的概貌以及向歐
美等西方國家傳播的史實,一幅幅氣勢磅礴、莊嚴明朗的巨幅油畫,清晰生動地展現(xiàn)了中國乃至世界佛教文化交流發(fā)展的歷史進程和壯闊場景,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
心靈震撼力。
第一幅 初轉-法-輪圖
釋迦牟尼佛菩提
樹下悟道之后,在鹿野苑首次講-法,為
曾經伴隨他六年苦行的五位侍者宣說“四諦”、“十二因緣”、“八正道”等真理,并為他們剃度出家,建立了第一個僧團。從此,佛、法、僧三寶具足,佛教初始形成。
第二幅 阿育王傳播佛教圖
公元前4-3世紀,印度孔雀王朝君主阿育王大力扶持并傳播佛教,使佛教迅速傳播到印度次大陸大部分地區(qū)以及周圍一些國家和地區(qū),佛教由此成為橫跨歐、亞、非的世界性宗教。
第三幅 印度大乘佛教圖
約在公元2-3世紀之間,被稱為“第二釋迦”的龍樹菩薩,以及之后的無著、世親等著名思想家,他們解經立論,各成體系,推動了佛教大乘思想的發(fā)展和傳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四幅 佛教東傳圖。
根據《魏略》等
書記載,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佛教經由中國西域傳入中原地區(qū)。東漢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漢明帝曾經夜
夢“金人”,并于公元68年建立洛陽白馬寺供養(yǎng)從西域請得的佛像、經卷、高僧。
第五幅 西行求法圖。
佛教傳入中國之后,東傳西
行者就絡繹不絕。他們在
求學的同時,也將中國的文化傳播到當地,促進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異
花授粉,斑斕多彩。其中,朱士行、法顯、玄奘、義凈等高僧的動人故事和豐功偉績,傳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