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時候,
媽媽忽然對
我說:“源源,我晚上
可能要晚一些
回家,你煮一下晚飯行不行? ”“我哪里會做飯。 蔽矣行@愕。媽媽卻又提示我:“
爸爸在家,有問題可以請教他!蔽以僖矝]有推脫的理由,只好答應(yīng)了。
到晚飯
時間了,爸爸建議我煮面,
因為煮面比較容易上
手,尤其是對于我這個新手而言。為了讓我能順利地煮出
人生中的
第一鍋面,爸爸把煮面的步驟說得很仔細(xì):先打開燃?xì)庠睿瑢?a href='http://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zuowen/shui' target='_blank'>
水燒開,再將面下鍋,煮幾分鐘后,放油、鹽、姜絲等配料!安皇沁要加
雞蛋嗎?雞蛋怎么弄?”爸爸笑著說:“等面煮熟的時候,放雞蛋下去煮就行了!
開工了。我先把水倒進(jìn)鍋里,打開燃?xì)庠畎阉疅_。在等水開的這個時間里學(xué)媽媽的樣子打第一個雞蛋。沒想到看似
簡單,真正做起來還挺難的。打第一個雞蛋時,磕得太重,以至于有一些蛋殼碎片居然跟著蛋清和蛋黃
一起流到碗里去了。沒辦法,我只好用筷子把蛋殼碎片一點(diǎn)點(diǎn)地從碗里挑出來。因為有了
第一次的
教訓(xùn),打第二個雞蛋時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竅
門。那就是敲開一條裂縫,用手掰開蛋殼再倒,做起來就簡單多了。
剝了兩個蛋后,水也煮開了。我開始按照爸爸說的那樣,放掛面下去煮。我不是一次性全
放下去,而是把要煮的
面條分多次放下。并且每放一點(diǎn)就用鍋鏟攪動一下,免得掛面粘
在一起,煮成一鍋粥。很快,面條慢慢彎曲,也逐漸變成了蛋黃色的。
“面條看起來好像熟了!”我嘀咕著,隨后把已經(jīng)剝好的雞蛋倒入鍋中。一入鍋,蛋黃和蛋清立刻發(fā)生了
變化,從液體狀逐步變成了固體的形狀。在隨著面湯翻來滾去的過程中,有些蛋清變成蛋白,有些蛋黃則變成蛋
花。最后,我放了些鹽巴,再放上香油、蔥、姜等配料,起鍋倒入盆中,面條就這樣煮好了。
晚上,爸爸媽媽
表揚(yáng)我做了一頓
美味的晚餐。因為
高興,我也多吃了一碗。吃著吃著,我忽然想起一個奇怪的問題:為什么雞蛋也好,面條也好,
單獨(dú)吃,沒什么
味道,而放在一起煮之后,就會更香,更好吃呢?我把疑惑告訴了爸爸媽媽,爸爸給我解釋道:“因為它們能發(fā)揮不同的作用。 鹽讓面條有了咸味, 香油讓面條有了
香味,姜能去雞蛋的腥味并讓面條有了鮮味,而蔥、青菜等配料則讓面條有了顏色,讓人食欲大增。有了配料,面條當(dāng)然色香味俱全! 看到我似懂非懂,爸爸繼續(xù)說:“其實(shí),人生也一樣,需要不斷地積累知識,需要接受不同的
挑戰(zhàn),在不斷的積累和挑戰(zhàn)過程中,越來越成熟,并最終取得
成功——就像面條在鹽巴、香油、蔥、姜等的作用下,在
經(jīng)歷了水與火的錘煉后成就了一鍋好吃的面!”
面條吃完了,爸爸的話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ㄖ笇(dǎo)教師:鐘華奇)
評點(diǎn) 作文以“煮面條——吃面條——議面條”的順序講述了自己第一次煮面條的經(jīng)過,其中“煮面條”是作文的中心點(diǎn),文筆細(xì)膩,最后的“議面條”則成為了作文的點(diǎn)睛之筆,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