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
放下,但遺憾的是,有時
我們還沒與他們告別,他們卻已離我們而去。
——題 記
童年的那段
時光是在
外婆家度過的,那時我就像天上的
風(fēng)箏,無憂無慮。離外婆家不遠(yuǎn)有一口湖,湖邊鋪著青石板。每次到湖邊洗
衣服時,外婆總會一
手端著盆,一手牽著我,走向湖邊。我們邊走邊說話,外婆常說:“你啊,
記憶力很差的,幾個月前發(fā)生的事都不記得了!蔽抑皇切Γ睦锇迪,我是
金魚的記性啊,只有7秒鐘。外婆的步子很慢,遇到不好走的地方,她就停下
腳步蹲下來,說:“來,過來!边呎f邊張開手臂,我便把手環(huán)在她頸上。到了湖岸邊,外婆把我放下來,我就在岸邊玩,她就在湖邊洗衣服。
水里有
藍(lán)天,有我和外婆,水
花發(fā)出“嘩啦嘩啦”的歡笑。清風(fēng)拂過,外婆頭發(fā)亂了,她用手捋捋。外婆很瘦,但很
精神,她的頭發(fā)也跟她的人一樣,并不顯老,總是烏黑如綢。
大一點了,我回到爸媽身邊上學(xué)。有一天
老師教我們
寫字,我突然發(fā)現(xiàn)在“
爸爸”“
媽媽”之類的詞中,有一個詞我不知道,那是“
奶奶”(我們的
方言稱奶奶為“婆婆”)。我問老師“奶奶”是什么意思,老師說奶奶就是爸爸的媽媽。
回家后,我問爸爸我為什么從沒見過奶奶,他沉默了好久才說:“你奶奶走了。”我還不
明白,本想再問,但看到爸爸的表情,欲言又止。
我漸漸
長大,對奶奶的好奇心也越來越強烈。終于,我和爸媽要回家看望
爺爺了。我問了爺爺這個問題,爺爺拿出一個布包。包的顏色已經(jīng)泛黃,但洗得很
干凈,這應(yīng)該是爺爺最寶貴的包。爺爺小心翼翼地從包里拿出一張
照片遞給我。照片上的女子很樸實,留著短發(fā),眼神堅毅,一看就知道是個很勤勞的人。
爺爺說:“這就是你奶奶,她很久以前就去世了。”他長嘆一聲,有些哽咽。那是我見過他最難過的時候。
原來奶奶已經(jīng)去世了,她不
可能像外婆一樣
陪伴我了。
“當(dāng)一艘船消失天際,當(dāng)一個人成了謎,你不知道他們?yōu)楹坞x去,就像你不知道這今世結(jié)局……”
后會無期,留給我的只有謎,還有淡淡的傷感。
雖然從未真正與奶奶接觸,但我仍時常會想到她,有時在白天,有時在
夢里,只要想到她,心里總會閃過一絲莫名的
疼痛。見與不見,她都是我的親人。
再回去看望外婆時,她的長發(fā)已經(jīng)剪短,原來烏黑的頭發(fā)也已經(jīng)半白。我的鼻子一酸,
眼淚在眼眶里打轉(zhuǎn)。
已經(jīng)
失去了的,我們無法追回;而那些還在我們身邊的,我們該怎么辦?
唯有
珍惜。
作者在這里寫了一種人生
思考。奶奶與外婆,她們都是我的親人。雖然奶奶已經(jīng)溘然長逝,我跟她并沒有過真正的接觸,但我仍然對她念念不忘。對逝者如此,對生者又該怎樣呢?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文章的主旨:善待親人,珍惜
親情。文章寫和外婆
一起的
生活,寫對奶奶的
懷念,都極富感情,令人唏噓。
。ㄖ笇(dǎo)老師:王文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