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國真說:“既然
選擇了
遠方,便只顧
風雨兼程!敝灰
擁有夢想,便義無反顧地去追尋,
因為生命,永遠在
路上。
留學日本,二十文章驚海內;首演
茶花女,刷新故國視聽。李叔同風流儒雅,才名遠播,從者如
云,他為中國現(xiàn)代文化留下了婉約清麗的一筆。生命如斯,夫復何求?可他沒有停步。因為生命在路上,先生不會停止
腳步。嬌妻幼子,不見;琴弦俱斷,
色彩盡傾,一代俊彥轉眼變?yōu)榭嘈猩耍瑪_攘天地間,飄飄然走出一位弘一法師,千古佛
門又一傳人。
李叔同為何如此?因為他不愿停下腳步。他
曾經(jīng)瘋狂掙扎,他曾經(jīng)想要逃避,終于他不再苦惱于藝術與世俗的重重
迷惘,瀟灑轉身,去尋求性靈的完
美。生命本該如此,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生命永遠在路上。
《百年
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已經(jīng)走完了一生,但他的生命卻永遠在路上。讀者
閱讀他的著作,合上
書靜靜地
思考他一生的悲歡與
感悟,為他點亮靈魂的燭火。他一生的悲歡與感悟都銘記在世人心中,他的
精神永存,他的生命依然在路上。
盲童鋼琴
家湯姆的一生更提醒著
我們:生命,永遠在路上。他的
世界除了黑暗就只剩音樂。他從未看到過
太陽,卻在
陽光中學會了彈奏。
如果說世上只有一種
英雄主義,那便是被命運捉弄后依然在路上穩(wěn)步
前進。湯姆便是這樣的英雄,身為奴隸又怎樣?看不見太陽又怎樣?只要生命永遠在路上,就可以奏出堅韌的旋律,像藤蔓一般攀爬延伸,直達世人
心靈。
生命在路上,汪國真的詩句才會久久傳唱;生命在路上,倉央嘉措的詩句才會讓智能禪師和衣而臥,仰望
天空,期待
穿越時空的偶遇;生命在路上,拜旦才能使余秋雨只身前往
愛琴海畔的希臘,在智慧之柱前深深緬懷;生命在路上,張愛玲才會終身被《紅樓夢》牽引,在長夜里轉輾反側……
不去想是否會
成功,不去想身后是否會襲來寒風冷雨,不去想
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我們只需
忍耐酷熱,
走過寒冬,因為生命永遠在路上!
生活,有一種姿態(tài),叫前行;有一種狀態(tài),叫永不停步。我們的使命便是在生活的路上
尋找生命的意義,蕩氣回腸的生命之歌的主題永遠是這三個字:在路上。
點評
本文立意鮮明,見解不俗;語言清麗,意味雋永。作者有如此見地和文筆,足見其靈心慧質。行文雖暢,卻難掩幾分稚嫩。但是,只要生命在路上,即便是跌跌撞撞,也必將迎來
美景,滿途花香。
【作者系四川省內江市第六中學高16級(10)班學生,指導并置評: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