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什么樣子,每個人的體驗各有不同。
媽媽的童年是什么樣子呢?
今天我要跟她比一比。
媽媽生在20世紀(jì)60年代,那時的日子非常
艱難。
姥姥因為吃不飽飯,連奶
水都沒有,襁褓中的媽媽餓得直哭。姥姥就帶著媽媽,東邊大娘一口奶,西邊大嫂一勺湯地喂著。到了媽媽十個月大的時候,姥姥就開始泡煎餅給她吃,
生活的貧困可想而知。
與媽媽相比,我真是要什么有什么。除了正餐外,還吃
零食,什么可比克、
彩虹糖,一年
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鮮的
水果。媽媽天天換著
花樣給我做飯:今天吃糖醋排骨,明天吃紅燒鯉
魚;在
家不過癮,就到飯館里撮上一頓;中餐吃膩了,就到西餐館體驗。多么
幸福哇!
20世紀(jì)60年代不僅食物短缺,就連
學(xué)習(xí)用品都買不上。本子沒有錢買,就得等
雞下了蛋,到集市上賣了,再買8分錢一個的本子。雖然本子的紙薄得一擦就破,可是能用上紙本子就是非常自豪的事了。媽媽
愛惜本子,正面用完了就用反面,做題生怕弄皺弄破。
文具盒就是別人打完針丟棄不用的盛青霉素的盒子,
書包是姥姥用幾塊破布拼起來的。
我現(xiàn)在用的本子五花八
門,軟皮的、硬皮的、帶鎖的、帶卡通圖案的,應(yīng)有盡有。雙肩背大書包,里面有漂亮的雙層自動文具盒,精致的本子、鋼筆、自動鉛筆和水彩筆。學(xué)習(xí)的
教室,是寬敞
明亮的樓房;在家中寫
作業(yè),有明亮的護(hù)眼燈。
冬天不冷,
夏天不熱,累了看會兒
電視,生活多么愜意!
媽媽小時候,課外書也少得可憐。
家庭條件不錯的
同學(xué),頂多有本小人兒書,可那也足夠當(dāng)成炫耀的資本了。要是聽說誰有本小人兒書,大家都變著法兒地溜須拍馬套近乎。在我看來簡直不能相信,哪個同學(xué)沒有書櫥哇?到誰家看看,也是滿滿的課外書。什么《水滸傳》、《魯濱孫
漂流記》、《夏洛的網(wǎng)》、《
草房子》……看夠了,隨時到書店里買,書店里的書更是多得鋪天蓋地,種類繁多,想看都看不完。
還有娛樂活動啊、
衣服哇,等等。比來比去,媽媽笑了:“我們怎么能跟你們比呀?看你們的生活真是在糖罐里呢!好好
珍惜吧!”
。ㄖ笇(dǎo)教師:吳宗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