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是浙江一個不起眼的小城,不像杭州、寧波這樣現(xiàn)代化的大都市,但它有著南方小城的別樣韻味。說到地方文化,就不能不談到吃,姜湯面就是臺州的一大特色
小吃。顧名思義,姜湯面就是用姜湯燒煮的面。也許是
因為臺州靠海,濕度大,要借助姜來祛濕祛寒。
大概凡是
家中有婦女坐月子,親朋好友必定會來送月子里的吃用,而送得最多的,就是姜湯面的材料,米面、蝦干、
魚干、
雞蛋、香菇、黃
花菜、豆腐皮……雜七雜八的一大包。姜湯面,姜湯面,姜自然少不了了。一般婆家在媳婦懷孕三四個月時就開始
曬姜片。首先,洗凈生姜,再用黃酒代
水在鍋中煮熟,切片曬干,再放在密封容器中保存。接著便是熬姜湯了,這大概是一碗面中最重要的東西了。真正濃度高的姜湯成本較高,所以現(xiàn)在外面賣的姜湯面大多是直接倒入姜汁的,這樣成本最低,但也最難吃,充其量也只能叫姜汁面。
最最好最最正宗的姜湯是加入經(jīng)黃酒烹飪的姜片,在水中熬幾個小時熬出來的。姜片的精華、黃酒的醇厚溶入水中,形成高湯般的顏色。這種姜湯有一種獨特的醇香,遠(yuǎn)不是機器壓榨出來的姜汁可以比擬的。接著把蝦干、香菇、魚干等抓一把放入油鍋中翻炒,炒到半熟、
香味出來時,再倒入純正的姜湯,燒開,最后再放入米面、雞蛋絲、豆腐皮。等到米面翻滾,白里透亮,這滿滿一鍋姜湯面便能出鍋了。
姜湯熱氣裊裊,澆頭綠肥紅瘦,讓人胃口大開。端著碗湊近鼻子,深吸一口氣,姜特有的辛辣便
瞬間充滿鼻腔,熱意游走到身體的每個角落,驅(qū)走了所有的寒氣。
而到了
端午節(jié),另一種小吃也漸漸走上了人們的餐桌——食餅筒。食餅筒有點像寧波的
春卷,但又不盡相同。食餅筒又稱麥餅筒。用麥粉放貼鍋,烙成大圓薄餅,中間加入肉條、米面、豆腐干、蝦仁等餡料,卷成筒狀而食。
做食餅筒最講究卷食物的面皮。它要又薄又韌,
如果韌性不夠,一包進(jìn)餡就容易漏,吃得
狼狽又不盡興;如果皮太厚,又
影響口感,讓人如同嚼蠟。
而其中的餡可繁可簡,全看個人
喜歡。一般來說,肉條、豆腐干、雞蛋絲、米面是基本配置,其他的,只要你喜歡,所有小吃都可以作為餡包進(jìn)食餅筒,于是有了海鮮食餅筒、素食食餅筒等各類食餅筒。
一盆又一盆熱乎乎的小吃,也就是食餅筒的餡,被端上桌,又薄又韌的餅皮也攤在你面前,接下來便是包了。包食餅筒也是一
門藝術(shù),葷素的搭配要恰當(dāng);擺放位置也有講究,要均勻分布,不然前半筒都是直冒油的肉,吃得你又油又膩,后半筒都是清淡的素菜,又吃得你索然無味。餡的多少也要注意,若包得太大,就像一位發(fā)福的中年婦女,臃腫、笨重,不但一口吃不下,顯得狼狽,而且容易“漏餡”,掉得滿桌都是;若包得太小,就像營養(yǎng)不良、皮包骨頭的包身工,仿佛直接在啃皮。要包得勻稱
美觀,可是門技術(shù)活。
臺州當(dāng)然不止這兩樣小吃,還有蛋清
羊尾、糖心糕、
山粉糊,但再生動逼真的
文字描述也不及當(dāng)面品嘗的十分之一。要想真正體味到臺州當(dāng)?shù)氐?a href='http://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zuowen/meishi' target='_blank'>
美食文化,不如親自
游覽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