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乎
歲月,
我心中總有一幅畫面,那是煙
雨柔情的
江南,古老的石
橋上立著一位溫婉女子,
手執(zhí)一把紙傘,似要在細雨朦朧中站成
風景,站成
永恒。忽而她卻娉婷而行,款步而來,衣角被雨絲打濕,洇開一片奇異的
花紋。那樣真實地走著,叫你看得真切,又是那樣虛幻縹緲,叫你抓不住也攔不下……
人不輕狂枉
少年 偶然
茶余間,提到
父親的孩提時代,
母親臉上帶著盈盈笑意,說道:“他呀,也曾是不學無術的頑皮孩子!
那時的父親正是鮮衣怒馬的年紀。等著
放學鐘聲敲響,就拉上幾個伙伴,
書包往橘
樹上一掛,從褲兜里掏出一把彈珠,玩得不亦樂乎。
歲月流轉,如今的父親成熟而穩(wěn)重,為了
家庭奔忙,甚至有些沉默寡言,早已不是那個眼中折射各彩光芒的孩子了。我惋惜父親沒有
珍惜學習機會。父親卻搖了搖頭,他說,那樣的
青春也不差。
洗手做羹湯
母親的年少全然不同于父親。她是班中的尖子生,身為班長,她的能力也為
老師所贊許。她常去各種地方接受頒獎,一張張的獎狀記載著母親的驕傲與榮光。但看今日,母親解下俏皮的麻花辮,盤起了頭發(fā),在
廚房里
操心著柴米油鹽。
只是偶爾,她也會一個人翻看
相冊,
照片中的她,笑得
燦爛而張揚。
滿堂兒孫膝下繞
我的
奶奶,她已經很老很老了,她
喜歡躺在藤椅里,聽我給她讀報紙。偶爾,她笑起來,眼角蔓延開條條
魚尾紋,鼻翼兩側的法令紋深深地銘刻著歲月的痕跡。
在母親偶爾的講述中,我了解到,奶奶曾去過
繁華的上海,那里有她的青春年華。
藤椅吱吱呀呀地響著,我抬頭看向奶奶,她正在笑,笑得很好看。
歲月究竟
改變了什么?只有容貌嗎?恐怕不是。
隨著我漸漸
成長,我慢慢懂了,歲月賦予了他們一份
責任,一份承擔,這也是我所將要
經歷的。我終究會像我的父親,被歲月磨平了棱角,將
曾經的熱血青春深藏;我終究會像我的母親,被歲月剝去紅裝,慢慢隱了榮光;我終究會像我的奶奶,被
時光染白了青絲,雕刻得眉眼蒼老。有人曾說我們終究要成為我們曾經
討厭的那種人,我卻深知,這是歲月的另一種模樣,是一種沉淀,是一種蛻變。
恍惚間,那位江南女子似在向我走來,在我面前站定,眼角帶笑,似要將歲月的故事向我傾訴。
[【老師贊】]
本文構思巧妙,善于選點展開,體現小作者較強的形散神聚的駕馭能力:全文以“我”的視角,選取父親、母親、奶奶三個人物在歲月中變遷的故事,采用富有詩意的小標題形式展現三幅畫面。文章語言清新流暢,行文舒展自如,一氣呵成;主題凝練集中,結尾議論深刻,含蓄雋永,揭示歲月賦予人“責任”和“承擔”,歲月是一種“沉淀”和“蛻變”,體現作者對
生活深入的
思考。作為賽場作文,堪稱佳作。
指導老師:葉宛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