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媽興奮地宣布“今年
我們和
外公外婆去
鄉(xiāng)下老家過年”時,我心里嘀咕:除了允許我熬夜到十二點外,去哪兒過還不都一樣嗎?
紅包,最后都不知不覺地到老媽的兜里;年夜飯,和平時的晚飯沒有什么區(qū)別;不能放
煙火了,春晚已經(jīng)無法吸引我的眼球,疲憊的
學習使我厭倦了熬夜。過
春節(jié),家長仿佛比我更興奮。
擠在后座熬了近四個小時,車子終于停在了一座白墻藍頂、平淡無奇的二層小樓前。四周是菜地,種滿各式蔬菜,我只
認識青菜,葉子卷著邊,有好多洞,奇丑無比。空蕩蕩的屋子里擺著方桌和條凳,進
門直讓人打哆嗦,好冷。∥姨统
手機,搜索,沒有
網(wǎng)絡。整個傍晚都在房子外漫無目的地閑逛,入夜了就早早地
睡覺。
清晨,我在啾啾的
鳥鳴和兩三聲犬吠中醒來,沒有平時被
鬧鐘吵醒的郁悶,一看手表才6點,聽著樓下動靜不小,索性起來?蛷d里坐著幾位親戚,操著我聽不懂的
方言和我打招呼,墻邊排著一個個籃子和布袋子,裝著大米、
花生、赤豆、
雞蛋、
山藥、
羊腿、
粽子、圓子……
第一次
看見這么多滿滿實實的農(nóng)貨,心里的“小激動”升起來了;再看到一大早賀新春的鄰舍都拿著自家種的、養(yǎng)的、做的來串門,鄉(xiāng)親的暖意溢上心頭,先前的不適也漸漸淡了。吃過早飯,我們搬了
桌子在屋外邊
曬太陽邊包
湯圓,取一小塊
水磨粉攤在手心,先搓圓,再一點一點捏成船形,把芝麻餡小心地放進去,再一點一點收攏,搓圓了就成。聽著大伙傳授的
簡單步驟,看著長輩們的嫻熟手法,我小心地搓捻,但多數(shù)湯圓還是漏了餡。不過,我
收獲了包湯圓的
心情:情圓了,湯圓自然也圓了!
這邊還沒收工,那邊地里又忙開了,我便跟著去挖薺菜、拔
蘿卜、割青菜。蘿卜纓子是貼著地長的,蘿卜沒有菜場里的大,其貌不揚;青菜上的洞是被鳥啄的,直接把黃葉掰了,扔地里做肥料;薺菜和雜
草是如此地不好辨認,總是讓我挖錯了。彎腰、蹲地,把我累得夠嗆,但很盡興。
自己包的湯圓,賣相沒有速凍好,
味道絕對贊;蔬菜烹飪時還帶著“魂兒”呢,能不鮮
美嗎?美哉,自給自足、其樂融融的農(nóng)家年夜飯!
空曠的屋前,黑夜像塊大幕,漫天星斗像是鑲嵌在黑色絲絨上的鉆石,天與地相連。我向
天空打開手電筒,锃亮的光柱,像利劍劃破夜空,突然讓我很想吟詩。大人們聚攏在稻田前,打開
手機跳著廣場舞,漫天的繁星當舞臺背景,合不上節(jié)拍,同手同腳,相互取笑。孩子們在
樓梯上扔毛絨玩具,一只只玩具小
猴子在樓梯間被扔上扔下,我也跟著尖叫、
傻笑,毫無顧忌地玩著傻傻的
游戲,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幼兒園
時光,好久沒有這么
開心了。夜里我們擠在一間小屋子里,我睡在地鋪上,隔著被子可以感到地板又硬又涼,卻如聆聽大地的心跳一般
溫暖。這個年三十,我們竟破天荒地沒看春晚。
總說我們是缺乏
幸福感的一代人,這一次鄉(xiāng)下的過年讓我
感悟了許多。吃膩了大
魚大肉,吃農(nóng)家菜就是幸福;做煩了
作業(yè),拔蘿卜就是幸福;被網(wǎng)絡控制的
生活比不上在田野里撒歡。放眼望去,周圍不論是老房子還是新房子都不約而同地建得簡單低調(diào),仿佛融進了田野里,也許
鄉(xiāng)村的人們比我們更早懂得這個道理。當我們在鋼筋水泥間掙扎,在擁擠的車流中穿梭的時候,在田野里走一走,就是一種幸福。
在回程的車上,我想起了田野里深一腳淺一腳踩著麥稈沐浴著
陽光的溫暖。我問
媽媽:“我們什么時候還回去……”
【金
老師評】
去鄉(xiāng)下過年,對小作者來說是新奇的體驗,文章先抑后揚,寫出孩子眼中鄉(xiāng)村的自然和
風俗,真切、細膩。突出之處有兩點:一是描寫夜幕,鄉(xiāng)下的天地之黑,如在眼前;二是恰到好處的抒情!扒閳A了,湯圓自然也圓了!”“美哉,自給自足、其樂融融的農(nóng)家年夜飯!”感情真摯,水到渠成,是妙手得之的佳句。尤其是最后兩段,在城鄉(xiāng)的對比中,顯示作者對生活的理解有相當深度,使得文章內(nèi)涵更豐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