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肯等一等,
生活的
美好,總在你不經(jīng)意的時候,盛裝蒞臨。
--題記
生活離不開
等待。
就像美好。一朵
花的開放,一個孩童的
成長,一本
書帶來的
享受……,美好的事物總是在
我們
耐心等待的
路途中一點點地靠近我們的。而說到美好,古人遠(yuǎn)比我們做得好。比如寫下漂亮詩篇《約客》的趙師秀,“約客不來過半夜,閑敲棋子落燈花”,雖是黃梅時節(jié),處處
雨聲,可作者卻在這漫天的雨中沖刷去了所有的焦急與灼燥,伴隨著棋子與燈花,耐心地等待著友人的到來。這般的詩意與從容,如今也只能在唐詩宋詞間才能捕捉到他們的
身影。如同黃苗子老先生在
自己的文章中寫到的:“古人在‘得得’的蹄聲、慢得要命的驢背上尋詩,紛花拂柳之中,詩意盎然。現(xiàn)代幾十人坐在
旅游車上,三五十分鐘趕到一個景點:這是蘭亭,那是越王臺,那是魯迅的故居,這是陸放翁‘紅酥
手、黃藤酒’中的沈園……”同是
旅行,卻在古今兩種截然不同的
心態(tài)中
收獲不同的
風(fēng)景。
因為古人沉得住氣,所以他們才能觀世間之景色,得
人生之感言。因為今人不屑等待,所以我們最后能記住的只有地名。
就像
成功。當(dāng)今知名演員黃海波,
畢業(yè)后一直都沒有戲演,但他并沒有在這種
失落中迷失
自我,而是一邊
努力通過幫
老師賣演出票的機會推銷自己,積累人脈,一邊靜靜地等待著機會。終于有人找他拍戲,卻是小小的配角,片酬幾乎為零,但他仍然
珍惜這些別人不屑一顧的機會,就這樣,他不急不躁,心甘情愿地當(dāng)了五年的配角,終于被越來越多的導(dǎo)演
認(rèn)識和
欣賞,他也終于從配角成為國內(nèi)走紅的一線明星。還有王小丫,進入央視之前曾在一個小小的報社做了十年的編輯,每天的
工作就是整理一堆枯燥的
文字,但她卻做得一樣的踏實,她相信只要認(rèn)真度過每一天,只要耐心地等待,總有一天,自己會散發(fā)出無人能遮掩的光彩。十年后,她終于等來了自己的伯樂,進入了央視,并通過《
開心辭典》成為
家喻戶曉的金牌主持人。
如果沒有耐心的等待,從容的心態(tài),古人又怎能
擁有美好而詩意的生活?黃海波和王小丫又怎能獲得
今天的成功?易中天在著作《閑話中國》中曾談到人生有“三得”: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抬得起頭。之所以把“沉得住氣”作為“三得”之首,就是為了告誡人們不要一味地
追求快,追求結(jié)果,而是要學(xué)會沉淀,學(xué)會等待。
畢竟,生活不會一下子給出我們所有的
答案,就像
付出后不一定馬上會看到收獲,生活,就像作家馬德所說:總需要等一等。而只要你肯沉住氣,放慢
心情,耐心地等一等,生活中種種的美好與成功,就會在你不經(jīng)意的時候,盛裝蒞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