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
這還是他
第一次坐大巴上學呢。28的
旅行箱和鼓起的
書包,是
媽媽塞了一天的結果。他一直是畏懼坐車的,畏懼漫漫三個小時的空白。當然面對高一
生活他不畏懼,只是寫下“
我是誤入
世界盡頭的人,被割掉
影子,且再無退
路。孑然單影終會死去,和我的心一同埋葬……而三年之后,當影子喚醒我死去的心時,它將完
美證明影子足以作為
獨立體而存活,不依靠任何人”。
地鐵。
他
喜歡地鐵。地鐵不會給他慢慢數(shù)時的空白。30分鐘便可讓他逃脫被課程表擠滿的生活;可不管他逃到哪里,都逃不了
緊張的生活節(jié)奏。
學校的
時間過于寬裕,也就極易膨脹。每個人都想多占某個
空隙,到頭來,屬于
自己的空隙卻越發(fā)少了。午飯前的自習課,正是
欣賞表演的好時機。當
教室外響起“錚錚”之聲、銜枚疾走之時,便知再有5分鐘下課,班上躁動起來,卻沒有人敢沖出教室去。最甚者,弓步以待,直盯著黑板上方的鐘,一秒、兩秒;又一秒,兩秒……忽地箭步疾走,跨出
門時鈴方響。在走向食堂的路上,也不乏閑庭信步者,但更多是瘋跑之徒。越往前者速度越快,而越落后者卻不慌不忙了。走進食堂大門,塑料門簾被沖撞得滿天飛。他
看見有人將吃剩的餐盤放在餐盤臺上,一臉得意地走出食堂大門?纯
手表,下課也不過7分鐘。
吃那么快做什么呢?大多是回教室;亟淌矣肿鍪裁茨?大多是做
作業(yè)。做完了又做什么呢?大多是做不完的。這學期的學校論壇上,竟有三個班提議延長二晚,原因當然是作業(yè)做不完。生活
老師只管你多會兒
睡覺多會兒起來,卻不管你作業(yè)是否做完;學校老師正好相反。于是,延長二晚就成了不二法門。他想起了很早之前的一個案例。某市發(fā)現(xiàn)私
家車增多導致
街道擁堵,便擴寬公路增加車道,卻不見好轉。原因是什么呢?多出的車道激發(fā)了更多人買車的
欲望。同樣的,想以拓寬時間之法為自己爭取更多的空隙,只會造成更過度的膨脹。
他坐地鐵去
表妹家。表妹10歲,他卻一直覺得她只有2歲,永遠長不大。若下午冬陽正好,他會坐在她家的
花園里,看
流浪貓前來乞食,撫摸蹭自己腿的花
兔子,或者是和一動不動的
烏龜一起一動不動地發(fā)呆。舅媽說:“每個人都得按使自己
快樂的方式過下去。”花兔呆龜亦如此。他很
珍惜在
妹妹家的時間。他彈鋼琴,雖然他從未學過;他和妹妹看動畫片,雖然他覺得現(xiàn)在的動畫拍得好爛;他饒有
興趣地翻看著妹妹的書,雖然大都是他小時候看過的。他很珍惜,雖然30分鐘的地鐵又將他帶回學校緊促而躁動的生活。
公交。
大
城市的公交車很安靜,。一個人出去也很安靜。
下了公交車,拐進小路,走到盡頭,便是他
尋找的
公園。這不是他
第一次尋路。他最自豪的是找PAGE ONE的那次。在成都最
繁華最喧囂的地方,和人潮一起過
馬路,
走過地下通道看那些衰敗的小店,在車流中穿梭,抬頭尋找有只熊貓爬上樓頂?shù)慕ㄖ。背包很重,步子很快,依舊擺脫不了緊促的節(jié)奏,心卻不再躁動。
公園很靜。大多是老人,打太極、舞劍、散步、看報、聊天,自己像個異類呼吸著這里清新的空氣。他找了個偏僻的地方,迎著午陽,坐下,總算可以安安靜靜、悠閑地坐下了。就在昨日,月考結束。每場
考試結束后,整棟教學樓都像一個火爐。大家浮夸地炫耀自己的失誤和愚笨,狹窄的樓道被沉悶的空氣擁塞。他像個異類,扶著
自尊擠出火爐。他只想找個偏僻的地方,迎著午陽坐下,吃過午飯,再擠進去,又擠出來。考試的日子里唯有晚自習是值得期待的。他會提前去
圖書館借來《
讀書》,像享用午后甜點般享用這本雜志,享用這難得的
寂靜夜晚。
公園里是沒有住的地方的,他還是要回學校。坐上公交,看著陌生的街道流動,不過是空間的急速扭曲;下車,繼續(xù)考試后的生活。
步行。
以前他不
愛走路,總覺得那是以鍛煉為幌子的打發(fā)時間的低級運動。然而現(xiàn)在,他不得不
敬佩這種探索未知的原始方式了。走上公路,趁機溜進某條小巷。他喜歡在
橋上走,就像走在
水上面,雖是臭水溝,但他仍想象腳下是寬闊的三江匯流雄壯的濤聲拍岸。他看著河邊垂柳的枯枝,想象著來年開春的碧綠盛景。他在報欄前停下,正碰上一個戴絨帽的老人,扶著老花鏡吃力地讀報,身體幾乎貼在玻璃上。于是他裝模作樣地筆挺挺地站著,以適當?shù)?a href='http://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zuowen/juli' target='_blank'>
距離看報紙,炫耀自己的年輕。這比任何一次考試后的炫耀都來得容易得多,也
有趣得多。他忽然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自己好容易滿足,他忽然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自己常聽到笑聲,不管是他人的還是自己的,但都是純粹的。
走回
寢室,走上大街,走進城市,走向自然,一切都是用走的。其實一個人可以以不同的角色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實現(xiàn)這空間的偉大轉換,最
簡單的,便是靠腳。
高鐵。
一學期結束了。他不知道該用“終于”還是“竟然”來修飾,于是他寫下“一學期結束了”這六個字。媽媽去東站接他,他看著那宏偉的
熟悉的建筑,便回想起不久前的
夏天。也是在這個火車站,他們坐上去青島的火車,在鄭州半夜迫停四處找賓館的悲慘場景,仿佛歷歷在目。而現(xiàn)在,他們將坐上回樂
山的高鐵,踏上一條截然不同的路。
漫長的車程。他想起
朋友說的:“去戲院看戲,演員在臺上演盡他人的離合悲歡,卸掉妝后又回到自己的柴米油鹽;觀眾在臺下為他人的離合悲歡或哭或喜,而坐上公交一路車程后,又回到自己單調重復的生活!彼_始
享受這漫長的車程,體會這再簡單不過的黑洞。人們似乎只對時間黑洞充滿興趣,而對空間黑洞不屑一顧。是呀,越來越小了,天涯海角也不再是
神話,對新的空間不再心存敬意與
感激。越來越小的世界里,是越來越小的自己。昆德拉新書《慶祝無意義》便是將數(shù)個毫無關聯(lián)的空間里發(fā)生的事堆疊起來,而他不也是在數(shù)個與學校毫無關聯(lián)的空間里竭力轉換角色嗎?
他承認,他愛上了高鐵、公交、地鐵、大巴……包括步行。
他無奈地笑了。
評委意見
恰似巧遇時空轉換間遺留的縫隙,抓緊時間偷享這片刻的空白,身子一旦停歇下來,便是
精神承受重荷的開始。
滿紙的壓抑苦悶恣意流淌,又是不堪
忍受學業(yè)負擔的一種全新解讀。獨特的詮釋視角,通過不同的交通方式來碎片化自己有限的靜謐
時光;劇目式的行文形式,讓讀者觀賞般地
感受到了
文字情緒;老練的語言
風格,使得整篇文章的氣氛凝練許多。運用第三人稱的“他”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也許“他”就是作者本身的真實寫照,也
可能是每一個準高三學子的影子,又或者這樣的人就在你的身邊。高中學業(yè)的壓力繁重,真的是連呼吸都要爭分奪秒,我很欣賞作者有這樣一種別致的放松方式及
心態(tài),在暫且逃離
校園快節(jié)奏的過程中,不妨讓精神也換乘一把!
。ǹ 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