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
家南有一鴻
橋,遠隔市囂。于橋上,觀朝陽及夕月之景,無一時不奇,無一景不異。
晨漫步橋上,朝日未出,煙星月籠。逝
水流淙,似訴寒夜之思,陰柳密垂,猶展欲晝之
美。正醉于時,忽覺極東紅光乍起,倚天紫電,直刺
云巒。一時息
鳥驚翅,
風鼓云起。日脫東谷,遙映萬
樹。孤鶩直上,欲攬露星玉月,寡
蟬始鳴,震擊華衢巷陌。時有鱗出煙波,叢蕭樹寂。
草長天霧,芳凌葉簌。世間萬物,盡其所有。
至于日中,或有白鶴佇沚,或有金雀圍叢。迎午榮光,竊喜游芳。陰翳突兀,素浪旋渚。草長百
花香,風拂林濤月,視橋下,戲水垂?jié)O者十余人,皆欣然歡悅,醉于草木流水焉。
晝夜交際之時,佳景繁芬。西望余暉,赤云丹霞,日下野原。東望碧田,墨溶天際,月枕疏樓。幾更復望,則頂青紫天幕,背胭脂末色。再時又看,則有浩然長空,星瀚翠莽。江流暗火,枝斜影散,清然入寂,眾聲消殞。與晨之囂徑庭甚異。
人生大抵由鬧及靜,其間千月百年,不求其終,但求其間也。遠俗避世,一覽天下之美,終知翠微之音。以此明志,莫忘
初心。
讓古文煥發(fā)出生機
乍看到這么一篇“高大上”的文章,不僅讀者大開眼界,小編也有些忐忑與驚奇。而拜讀之后,作者功底之深厚,確實讓人贊嘆。
作為同齡人,
我們可以學到兩方面。一、取材微小。隨著作者的
文字,我們仿佛心曠神怡、超脫物外,但目所能及之處,皆是常見之景、常見之情,只言片語,家常片段見
功夫。二、借鑒能力。文章有著對《岳陽樓記》《蘭亭序》等文章的模仿和借鑒,對于初學者而言,借鑒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課本中的文本從此有了鮮活的
生命,不再只是應付
考試的工具。
愿作者將這份厚重持久下來,讓
傳統(tǒng)文化煥發(fā)出新的生機。(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