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來了,預(yù)示著被稱為“火爐”的南京將進入漫長的炎熱夏季。
“冬至
餛飩,夏至面!毕闹吝@天,南京人有
吃面的
習(xí)俗。面館里近乎爆滿,人們爭相吃夏至面。
爺爺也帶
我湊過一次
熱鬧,還給我講了吃夏至面的緣由:南京的
夏天特別長,吃面有平安長壽的好兆頭!俺赃^夏至面,一天短一線”,人們盼望送走夏天,涼爽的
秋天早日到來。
夏至面的面是有講究的:一個大碗里堆滿長長的
面條,面條上還要放上芹菜、薺菜、胡
蘿卜絲等時令菜,有的還放
雞蛋絲,紅紅綠綠的,不僅好看,而且口味鮮
美,很好吃,寓意更好:期望以后的
生活越來越富。
吃完夏至面,還要做一件很讓我納悶的事,就是稱體重。這天稱重和平時稱重有什么區(qū)別呢?爺爺告訴我,夏至過后,南京將會迎來炎熱的“三伏天”,人們很難
忍受這樣的天氣,身體就會比其他時候差,體重就會下降。在夏至稱體重,就是期望在接下來的這個夏天里能吃好睡好,身體好,體重自然就不會下降了。好怪異的
想法呀!
我記得小時候,夏至左右,正處于農(nóng)忙時節(jié),農(nóng)民辛勤勞作之后,會弄出一桌豐盛的菜肴,好好犒勞
自己。這個季節(jié)也逢各種時鮮上市。南京有食用“三鮮”的
習(xí)慣,這三鮮分別是“地三鮮”莧菜、
蠶豆和杏仁;“
樹三鮮”櫻桃、梅子和香椿;“
水三鮮”海米、鮒
魚和咸鴨蛋。香椿頭炒雞蛋是我的最
愛,也是很多南京人的最愛,是餐桌上的必上之菜。
多年來,南京民間流傳著自己的“數(shù)九歌”--描述夏至后九九八十一天的氣溫
變化的“夏九九”歌。它以夏至日作為“頭九”的
第一天,每九天為“一九”,直至“九九”。我們常常在跳皮筋時,哼唱“夏九九”歌:一九至二九,扇子勿離
手;三九二十七,汗水溻了衣;四九三十六,房頂
曬個透……
夏至,夏的開始,火熱之中含著對傳統(tǒng)習(xí)俗的傳承、對
美好生活的
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