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沒有消費(fèi)即沒有虐待。
2012年7月1日,
美國加州一項法案正式生效,“禁止以迫害
動物的方式生產(chǎn)和銷售
鵝肝食品”,這意味著饕客垂涎的“鵝肝醬”將從當(dāng)?shù)叵。“鵝肝醬”,西餐
第一美味,其來
路卻異常慘烈:以插管給鵝鴨晝夜填食,剝奪活動空間,使之生出超常十倍的肝臟。每碟“鵝肝醬”,都是一部鵝鴨酷刑生涯的縮寫。在飼養(yǎng)者眼里,鵝鴨不過是一砣放大鏡下的鵝肝,沒有
生命特征,沒有主體性,其肉身只是繁殖肝臟的容器,只是肝臟的配套設(shè)施。
“鵝肝醬”,它真正的飼養(yǎng)場是人之胃,是人的黑暗欲壑。
人,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干的。很多時候,
欲望自縛,即
精神自救。
動物福利的最終收益,是人權(quán)收益和
道德收益。反之亦然,動物的險境,亦是人的險境。
中國古代刑術(shù),不僅名目繁多,且恐怖詭異、令人驚悚,而其靈感和技術(shù),多源于屠宰間或
廚房,源于針對動物肉身的肆意
發(fā)明和操練。有道名菜,叫“燒鵝掌”,將活鵝置于炙板上,鐵籠罩住,鵝掌遇燙,邊慘叫邊急跳,待其掌脹如團(tuán)扇時割取,蘸佐食之。巧得很,古代酷刑中,恰有“炮烙”一項,同出一轍,只是以人代鵝。
請記住,人和動物
存在的所有
可能、建立起來的全部關(guān)系,遲早都會回到人身上,回到一個人和另一個人之間,回到人際倫理和道德領(lǐng)域,它一點(diǎn)都不浪費(fèi)。冷漠、狹私、貪婪、野蠻、殺戮,會回來;
溫情、憐憫、仁慈、慷慨、體恤,也會回來。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史懷哲醫(yī)生,其
美德不僅在于人道主義,還在于將人道主義引向所有的生命體:
“除非你能
擁抱并接納所有生物,而不只將
愛心局限于
人類,不然你并不真的有憐憫之心。”“倫理不僅與人,也與動物有關(guān)。動物和人一樣渴求
幸福、承受
痛苦和畏懼死亡,若
我們只是
關(guān)心人與人的關(guān)系,那我們即不會真正
文明起來,重要的是重視人與所有生命的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