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晉國旁邊有個叫仇繇的小國。晉國執(zhí)政大夫智伯瑤想攻打它,但道路艱險,戰(zhàn)車無法通過。于是,他心生一計,鑄造了一囗銅鐘送給仇繇國君主。這口鐘非常大,要用兩輛車并在一起才裝得下。仇繇國必須削平高地、填平溝壑、修筑一條大道,方可把大鐘運(yùn)抵國都。仇繇國大臣赤章曼枝力勸國君不要接受這件禮物。他說:“有古語云:‘只有遵循常理才能安定國家’。我們憑什么能夠從晉國獲得這么貴重的東西?智伯繇為人貪婪而不講信譽(yù),一定是他想吞并我們,但礙于山川險阻無法進(jìn)軍,所以他要鑄造大鐘送給您,使您不得不修橋鋪路來迎接大鐘,這樣他的大軍就可以尾隨而至。”利令智昏的國君不聽他好言好勸。過了一會兒,赤章曼枝再次提醒他,國君依然不聽。國君十分煩躁地說:“大國主動跟你交好,而你卻拒絕人家,這太不吉祥了。你就不要再啰唆了!”赤章曼枝認(rèn)為自己已經(jīng)盡職,便連忙逃往衛(wèi)國。他到衛(wèi)國的第七天,仇繇國就被智伯瑤給滅掉了。
得,利益也。一個人見到利益,就該先想一想該不該得到它,該得則得,不該得則絲毫不取。見得不想一想的人,沒有一個不上當(dāng)受騙的。在見得后,我們要把得放進(jìn)道義中去檢視,看一看自己的得是否合乎道義、是否合理、是否合法,合者就是好利益,就該得、可得;不合者就是壞利益,就不該得、不可得。赤章曼枝看到了晉國送大鐘這么貴重的禮物給仇繇國,不合常理,暗藏禍心,兩次提酲國君不要接受它,而國君固執(zhí)己見,不聽勸告,結(jié)果遭受滅國之災(zāi)。赤章曼枝是位見得先思義的可敬智者。在得的面前,最可怕的是利令智昏,見得而不思義。
無獨(dú)有偶。魯國國君見孔子的學(xué)生曾參常穿破舊衣服在地里勞作,就派人對他說:“國君見你家境貧寒、生活清苦,要賞給你一塊封地,讓你以其收入來補(bǔ)貼家用!痹鴧⒙犃,覺得自己沒有理由得到封地,就婉言拒絕了。魯國國君親自寫了賞給曾參封地的憑證,派人送給曾參。來人還說:“不是你要的,是國君送的,你為什么不要呢?”曾參還是拒絕接受。曾參也是見得先思義的人,“無功不受祿。”曾參對國家沒有作出貢獻(xiàn),就覺得自己沒有理由接受封地。接受了,就與道義不合,就會被別人戳脊梁骨;接受了,自己就要聽命于國君,受國君的擺布,自己就失去了自由與獨(dú)立,這與自己的個性、道德不合。正因為曾參有合乎義的想法,所以他斷然接受封地。
1991年的一天,一位蘇南老板大搖大擺地來到陳大羽家,一見面就甩出幾萬元錢,得意揚(yáng)揚(yáng)地說:“你給我畫只最好的雞,有錢能使鬼推磨,我要為承包工程送禮。”陳大羽根本不為這一堆錢動心,十分詼諧地說:“我的雞要留著自己‘吃’呢,不賣!”那位老板只得收起錢,灰溜溜地走了。事后,陳大羽解釋說:“瞧他那不可一世的氣焰,好像錢能買到一切。如果我給他畫雞,不僅敗壞社會風(fēng)氣,而且我豈不也成了他的‘推磨鬼’?”助紂為虐,為腐敗推波助瀾,這不合道義,也違法,因而陳大羽斷然拒絕作畫。陳大羽不為金錢所惑,不干與道義和法律所不容的事,在得與義之間取舍得當(dāng)。
2009年年底,一家影視公司看中了青年作家譚國瑞的軍事小說《兵魂》,一心想將其改編成電視劇,答應(yīng)給他幾十萬元稿費(fèi)。這確實(shí)是一筆難得的可觀的收入,頗有誘惑力。但該公司對他的作品改動較大,所改動的很多地方不符合軍隊生活常理。為了吸引觀眾,改編者故意加入了大量的情感故事和狗血鏡頭。譚國瑞見之,便斷然拒絕了與這家公司合作。在“得” 面前,譚國瑞首先想到義,想到要為人民大眾奉獻(xiàn)符合實(shí)際的正能量作品,違背了它,再多的錢也不能要。在拜金主義盛行的當(dāng)下,譚國瑞為了自己的作品不受歪曲,為了堅持向廣大觀眾傳遞正能量,他寧愿自己少得一點(diǎn),也不出賣自己的作品,不讓錢牽著鼻子走,不讓自己的心靈沾上銅臭味,其人品無疑是高尚的。
世間能得與不能得,取決于義!暗谩庇肋h(yuǎn)受“義”管著,無論何時何地,在“得”面前守住“義”,我們都必須做到。見得先思義,永遠(yuǎn)是每個人生命中的應(yīng)有之義。